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美女如云(上)(2/3)

朱世昌见张玉为人有趣,又平易近人,不由大生好感,当下连忙道:“自然,自然,早就准备好了!父亲大人,张兄,快快请进!”说着连忙带路。又吩咐人安排随行的马力等人入府。

那丞相府的饭食本来就十分精美,朱世昌又要孝敬父亲,自然更是让人落足了料。张玉吃得几乎把舌头都吞了下去,什么气锅鸡、过桥米线、洱海鱼等等,不一而足,说之不尽。吃到后来,美食更是轮番上了上来。

看到这个情形,张玉就不由有些后悔了,刚才听了朱世昌的话。吃了一大碗云南特色的过桥米线。这个东西,张玉以前吃过,这次来古代也有心要尝尝味道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那朱世昌见他似乎甚是喜欢,好心的劝了他一大碗。一碗吃下去后,张玉已经有些饱了,再吃些其他的东西,张玉可就十分的满足了。现在看到还在不断上上来的佳肴。张玉一面后悔之余,一面却摸着饱涨的肚子干瞪眼,能看不能吃啊!看着朱世昌筷子动的正欢,张玉郁闷之极,那朱世昌自己面前的米线怎么没见动了筷?好在可能还要在相府里住一段日子,以后不愁吃不到吧?张玉这样安慰着自己……

在相府住了五日。书生和张玉却一直没有见到享天帝,而其他的大臣倒是见了个九成九。倒不是说享天帝不愿见二人。却是因为大理境内的哈尼族造反,享天帝亲自出兵去平叛,至今未回。

那享天帝甚有抱负,一心要先祖做个有为之君,开疆拓地,是以雄心勃勃。可是大理承平日久,却没有给他展示的舞台。这次哈尼族一造反。皇帝就决定亲自出马。朝中大臣虽然极力反对,可是也阻止不了皇帝的决心。本来那哈尼族造反也不是什么大事。用不着皇帝亲自出马,可是享天帝雄心万丈,在朝中待的又实在无聊,他决心要去,众大臣却是拿他没有办法。他本身家传功夫颇为了得,大理国君又一向不忌亲征,这次带了一万多人马出发,还能有什么问题?

出于这个原因,书生当初送来的信,享天帝却是没有看到。不过既是老皇帝派人来了,朝中大臣却是不敢怠慢,一面让人给享天帝传信,一面却一一登门拜访,因此丞相府的门槛不免又矮了半寸。

张玉对享天帝亲征并没有什么看法,人家是皇帝,自己也用不着多管闲事。反正他雄心勃勃是好事,至少对自己的生意他肯定会有兴趣的。如果皇帝不思进取,成天吃喝玩乐,那张玉可就对此次来的目的没有什么信心了。

到相府的拜访的大臣来了一批又是一批,张玉自也不免认识了不少。见别人都对自己恭恭敬敬的样子,张玉到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魅力十足。那却是别人看了一灯或是书生,又或是朱世昌的面子才对自己有礼的。单说自己一个江湖人,在这些大臣眼中又算的了那根葱?

不过所有人中,最让张玉吃惊的却是那工部侍郎,拜访了一次之后,第二次居然单独来找张玉。本来张玉以为他来找自己可能是想探听点一灯的消息,看看朝中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正暗赞那工部侍郎精明时,没想到他却是来向张玉为他孙女提亲的,也不知道他向谁打听了张玉还没有娶,因此,想把自己孙女嫁给张玉。

张玉当时正在喝茶,听了工部侍郎的来意后,大惊之下,当场一口茶就喷了那侍郎一脸。手忙脚乱的帮工部侍郎把茶水擦干后,最后张玉还是委婉的谢绝了侍郎的好意。因为这个原因,张玉却是对那侍郎映象颇深。

那侍郎走后,正当张玉纳闷之极时,却见朱世昌一脸遗憾的跑来,摇了摇头,叹息道:“那工部侍郎的孙女可是有名的美人,张兄实不该拒绝!”当下张玉就笑道:“那世昌兄自己怎不把那侍郎的孙女娶了回来?”朱世昌伸了伸舌头,左右望了望,才压低声音到:“有一个就好,有一个就好。”原来这朱世昌虽然贵为当朝宰相,却是十分惧内之人。

见了朱世昌后,张玉才知那工部侍郎却是向朱世昌打听的消息,至于朱世昌,却是从书生那里知道的。

那书生送回来的信中早就提到张玉的才能以及一灯对张玉的赞赏,言道张玉必会得享天帝重用。因此,那侍郎不免动了与张玉结亲,以后也好步步高升的心思。

对于这一切,张玉不禁摇头失笑,自己可从来没有过做官的念头,要说做个暴发户,张玉可能倒还有些兴趣,至少,张玉自认为自己还是比较爱财的,做官?还是算了吧,自己可不想成天生活在钩心斗角之中。

这天,张玉独自悄悄的出了相府。来了大理城这么久了,还是好好逛逛吧,领略一下这古城的情也好。

这大理佛寺极多,

张玉这个人本身没有一点雅骨,可是不知为什么,却是非常喜欢那些带有少数民族情的东西,也许这算是一个偏好吧。在未来时,张玉就十分喜欢去看那些少数民族的饰品啊、蜡染啊之类的东西。虽然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总觉得十分有味道。

于是,张玉出来后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白族扎染!

扎染,顾名思义就是把布料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