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大理(下)(3/3)

射完了,在问过书生箭只的制法后,很多时候张玉都是自己在制,不过用的全是木头的,而且还没有箭头。一天下来,张玉骑在马上最多能制几十支。抱着放一箭有一箭的收获的原则。这些箭对张玉来说却也足够了。

这天,二人骑在马上远远的就看见一支队伍迎面而来。似乎是一支军队。张玉正打算要不要先避让一下,却看见书生面露微笑的停下马来。看到这个情形,张玉心知这必是大理出迎的队伍到了。张玉一面心中暗赞书生有面子之余,一面却仔细观察着这支走近的队伍。

只见这支队伍大概二百来人,却是青一色的骑兵,人人都是全副武装,看样子,似乎甚是彪捍。

看到这个情形,张玉不禁开口向书生问道:“大理有多少这种骑兵?”书生摇了摇头,叹道:“这是禁卫骑兵营里的人,总人数不过两千,其他的骑兵加起来,总人数也不过五、六千罢了。”看了书生的模样,张玉默默的点了点头,显然大理骑兵形势也不容乐观。

等队伍走近,那领头的将领把手一挥,所有人都齐齐下马。那将领也翻身跃下马来,旁边一个小兵赶紧接过了缰绳,那将领就快步奔向张玉、书生二人。还没有走到,就单膝跪地,一手撑地一手抚膝道:“小将马力,奉命前来迎接二位贵客!”

那书生也不下马,只是淡淡道:“不用多礼,起来吧!”见马力站起身后,书生道:“马力,前面驿站准备好没有?”马力道:“启禀丞相,啊……,不……,已经准备好了!”说着神情不禁有些慌乱起来。

原来,那马力却是认得书生的,也知道书生从前是大理的丞相。大理在收到书生传来的消息后,就立刻派人远远到驿站来接。这支人马驻扎在此已经有二十多天了,马力天天派探子远望来路。这天,探子来报后,马力一听探子的描述就知道自己等的人到了,于是急急带着队伍来接人。那书生虽然已经不是宰相了,可是却仍在大理有着崇高的地位,当朝大臣听到书生奉一灯之命而来,可万万不敢怠慢,因此,老早就派出了人马。

一行人在驿站休息了一天后,就再次向西而行,几天后就来到一座大城。远远的望去,那城气势恢弘,城墙由一块块青石建成,看起来十分坚固。张玉本以为那就是大理城,可是一问之下,才知道那是石城郡,离大理还远着呢!不过这里是大理防御要塞,也是一座大城,人物亦是十分繁华。

进的城来,只见城中人来人往,有不少少数民族。这些人和汉人一样,有做生意的、有购物的、大声和汉人争吵的等等,总之各形各色的都有。张玉自己就看出了好几个不同的民族,有的衣着鲜艳,浑身陪着叮叮当当的饰物。而有的短袖赤足,脖子上只挂了一条链子。更有的身配刀,形容彪捍……

听书生解释,这些人大部分都住在自己的部族,只有少数会居住在城中。平时城门一开,就会有大量的各民族之人来做买卖,讨生活。如果留心的话,说不定能从这些民族手中买到不少希罕之物。听了书生的话,张玉高兴的点了点头,打算一安顿下来就到处逛逛!怎么说云南也是个好地方,如果是旅游的话,不买些东西做纪念,那可太也说不过去了。

在石城郡住了三天后,队伍再次出发,可是张玉却什么也没有买,空着一双手就上路了。路上不管是谁叫他,他也不理会,似忽有什么心事。书生甚是奇怪的看了张玉一眼,昨天他不是兴致勃勃的去购物了吗?说是要买些什么纪念品,可是现在怎么一幅郁闷至极的样子呢?难道没有买到?书生摇了摇头,也不去管张玉,以张玉这个郁闷的样子,恐怕也没有心思跟自己说话吧?于是书生自去找马力说话。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可路还是得走。于是,走着走着……,大理城已遥遥在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