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暂时利用(2/2)


“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你跟着我就知道了。反正你只要知道一点,老实本分的跟我做事的话,以后的成就,是你不能想象的。”陈立青没有立刻告诉沈鸿英要做什么事情,而是卖了一个关子。

沈鸿英当下就被陈立青解开了绳子。

“接下来就跟着我吧,柳州你可能暂时一两年回不去了。”再看沈鸿英一眼,陈立青留下一句话后转身。

这一次广西之行,他居然收复了李宗仁,白崇禧,还有沈鸿英这三人,这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这三人可不简单,李宗仁,白崇禧是新桂系的领导人物,沈鸿英则是新桂系诞生之时广西最有呼声的广西都督,在以后这三人可是执掌广西的顶尖人物。

现在这三人都在他的中了,这就相当于以后的广西已经有一半在他的中了,想想这一趟的收获,陈立青就有些激动。至于以后的广西少了这几人会起什么变化和波澜,这暂时不在陈立青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旧桂系都还不是最盛的时候,真要等李宗仁白崇禧,沈鸿英等人崛起的时候,还需要等待十年。在这其间,广西缺少了这三人,发展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偏差。

转眼就到了1912年的7月份,民国的成立也有了小半年。

在这其间,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心情还不算太糟糕,因为老大不太好当,南京临时政斧没钱的曰子也很难过,交给袁世凯也算无官一身轻,他更没有认为**失败,所以心情还算不错。

在南京同盟会员为他举行的饯别会上,孙中山明确表示:“解职并不是不理事,而是要投身于民生事业中去”。

在这时的孙中山看来,民族主义**已经成功,民权主义姑且交给袁世凯去尝试,而自己则想致力于民生主义事业。如此一来,三明煮义也就顺利得到实现了。

在解职后的第三天,孙中山开始环游各省,一路上考察各地实情并宣传他的民生主义。在几个月间,孙中山和胡汉民等人走遍大江南北,几乎遍及半个中国。不过没有来到贵州,来到云南这边。

在这段时间中,孙中山对交通特别是铁路建设最感兴。在武昌的时候,孙中山就在演说中提出要建造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联为一体;6月中旬,孙中山在上海又提出一份修建全国铁路大干线的计划,并不辞辛苦的向各界宣传他的筑路主张,这个时候,他还在各地巡游和忙碌。

袁世凯呢,如愿以偿的成为中国第一人后,也是努力的去适应民国体制的各项改变改革,还有各方面的人事安排调动,基本上也是忙碌的暂时无暇顾及大西南这边的发展。民国在这几个月得到了难得的安静祥和,各省也是在为民国的到来沉浸在暂时的希望和幻想当中,可以说是,这几个月的中国,是中国唯一算得上明煮,和平的时期。

但是,了解历史进程的陈立青知道,民国的太平,也就是这几个月,要不了多久,民国应该又会开始乱起来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