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0章 顺治差点真被烧死(1/2)

这几天李睿一直在考虑一件事,三月河的名叫《康熙大帝》,他认为还是很准确的,可刘大应一直心心念念的《康熙帝国》这个名字就有问题了。

帝国往往指的是一个朝代,比如清帝国,明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帝国等等,以一个皇帝的年号来作为一个帝国的名称,似乎古今中外从未听过。其实不光是他,就连导演陈佳林也提出过类似的意见,但是刘大应执意不肯改,而且他还有一个备用名字叫《康熙盛世》,呃……似乎更扯。

分镜头脚本,早在五月底之前,李睿就提前完成交给了陈佳林。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于案头工作,主要是剧组第一次碰头开会的时候,男一号陈到明老师就对剧本提出了不少他个人的意见。

好家伙,剧本从头到尾,密密麻麻标出了不下上百处的修改意见。且不陈到明如何难搞,也不他提出的这些意见有没有道理,光凭这份认真的态度,就让李睿感到陈到明今天有如此的地位绝对不是偶然的。

当然李睿不象某些个性、装逼、自诩才华出色的编剧那样,动不动就是我写的剧本不许改一个字什么的。而且他不但是编剧,还是副导演兼演员。副导演的职责是什么?副导演的职责就是,跟着导演的指挥棒转,拍男主角马屁,哄女主角开心。

更何况他在戏里还演陈到明的儿呢,那自然就是皇阿玛您怎么开心,就怎么来呗!再剧本本来就是抄的,他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李睿拱手送上的这记马屁让道明老师很是舒畅,表情虽依旧严峻,但目光柔和慈祥了许多。在道明老师专业改剧本十几年的过程中,很少遇到象李睿如此谦虚爽快的编剧,道明老师很难得的坚持让李睿好好看看,毕竟自负如道明老师,也不敢认为自己改的这些百分之百的正确。

于是李睿便又多了这份案头工作。

六月十八日,《康熙帝国》如期开机。在此之前刘大应遇到了一些麻烦,原先和剧组签了合同,要投资一千两百万的那家魔都的地产公司,原本按照合同开机前资金要到位的,结果那家公司仅仅只付了两百万,而且给出的理由很奇葩,他们坚持要焦煌出演康熙。

拜托,《康熙帝国》可不是《雍正王朝》,《康熙帝国》里的康熙戏份大部分都集中在二十岁到三四十岁之间,超过六十岁的戏只有一场,你让焦煌老师怎么演?再了请陈到明演康熙那是一早就定下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更改。

好在刘大应之前凭借《孝庄秘史》赚了好几百万,一时间在资金方面还能应付,至于缺口部分,一方面老头继续跟魔都的那家地产公司交涉,另一方面再重新找钱。

《康熙帝国》如果换一个独立制片人,或者换一个导演,哪怕制片方是华艺兄弟,导演是冯晓刚,恐怕也不一定能拍摄成功。

当初李睿刚进组拿到演员名单的时候,看的那是眼花缭乱,某某角色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来自某某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某某话剧团。一长串的国家一级演员,很多都是专职的话剧演员,就连只有几场戏或几个镜头的演员,有好几个还都有国家二级演员的头衔。

这也就是导演陈佳林和制片人刘大应在圈内,当然这个圈可不能叫娱乐圈,得叫文艺圈了。陈佳林和刘大应在文艺圈内有足够的资历和人脉,要不然如此演员阵容恐怕也只有央视能办得到。

而这些演员们不管人品如何,但在对待表演这件事上个个都非常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六、七月份正是燕京最热的时候,为了剧情需要他们还得穿着那种清朝大臣的毛皮大氅,一场戏下来,人往往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就差没中暑了。

其中有一位在戏里演索尼的老演员,来自金陵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话剧导演。老爷七十多了,平时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但只要一站到镜头前,那精气神全有了。尤其是一场索尼率领众大臣劝阻顺治出家的戏,老爷面对镜头那叫一个慷慨激昂,悲声泣啼,看的李睿都傻了,虽然他在脑海中早就看过这个画面,但远远不及在现场来得如此震撼。

而且他身后的众大臣因为都是正经的演员,而不是象一般的影视剧用群演来充当人肉布景,每个人的动作神情随着剧情的深入各自不同,着实非常的精彩。

李睿甚至认为这场戏已经不亚于,甚至是超出了原版中陈到明在大殿中怒斥群臣贪腐的那场经典戏。

所以有如此多优秀演员的加盟,《康熙帝国》自开机后,拍摄十分顺利。而且刘大应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已经多年不允许剧组入内拍戏的故宫竟然同意了剧组的请求,包括宫廷的外景,童年康熙在太和殿广场登基的戏,都在故宫实景拍摄。另外故宫方面还专门辟出一出对外封闭的宫廷院落供剧组拍摄用。

于是剧组便在大兴的摄影棚、故宫以及怀柔影视基地,三地穿梭拍摄。原本刘大应也是导演之一,一部分的外景戏由他执导拍摄,但老头这段时间急于到处找钱,而陈佳林又一时脱不开身,这部分外景的拍摄任务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李睿的身上。

当然这部分都是些不太重要的戏份,唯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