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迷茫(1/2)

都是熟人,即使不熟的,中午聚餐之后大家也都熟了。.更新最快

下午,戴斯杰带着两人去木屋转了转。跟李睿记忆中原版画面里的那间木屋一模一样,就搭建在水库边上的山坡上,大门正对天门山顶上的天门洞。

这里是马剑羚和罗明住的地方,是电影里最重要的一个场景。这是一座很典型的湘西吊脚楼,据说所有的建筑材料用的都是从附近收集来的旧料,然后某些局部在再做旧。

李睿饰演的马剑羚和陈昆饰演的罗明是一对好友,在特殊年代因为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两人不得不上山下乡来到这个边远的小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乡下贫乏的生活令年少气盛的二人感到厌倦,整日自寻乐趣。正在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被称为“人民公敌”的由王红伟饰演的四眼先生,并得知他偷偷收藏了大批**,包括福拜楼、托尔斯泰,雨果及巴尔扎克等人的名作。

两个人对巴尔扎克的作品非常着迷,经常偷看放在箱子中的。与此同时,他们与村子里丛老爷子饰演的老裁缝的孙女小裁缝相遇,美丽可人、活泼开朗的小裁缝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气息光亮。

两人同时爱上了小裁缝,并企图用那些欧洲文学大师的作品打动小裁缝的芳心。小裁缝慢慢和他们一样爱上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因为他的书展现了女性的独立气质与精神,令小裁缝幻想中的世界豁然开朗。于是,小裁缝却告诉二人,她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部电影,或者说戴斯杰所创作的原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他本人的传记。李睿饰演的马剑羚跟他同样是医生的儿子,同样因为家庭背景的缘故,被下放到边远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同样去了法国。

不一样的只是马剑羚成了一位小提琴演奏家,而他却成了一名作家和导演。

其实翻翻戴斯杰的履历,每个人都会惊讶他其实就是个学霸,兼人生奋斗的楷模。从十七岁插队落户到二十三岁考上大学,再考上硕士研究生,最后又考上法兰西艺术大学的博士,在那个年代足以让人惊艳和羡慕。

而老戴却说,正是在特殊年代经历了那段苦难的岁月,才使得他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他现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他并不痛恨那个曾经给他带来苦难的年代,反而是格外的怀念。

不过,他在那段岁月里有没有遇到一个如剧本中的小裁缝,有没有一个如罗明一样的朋友,他却并没有说,李睿当然也不好问。

下山回到酒店之后,吴绣波迫不及待地背着相机去游览这个城市。李睿一点都没兴趣,一则是之前听说这里的老百姓和游客很热情,他害怕被围观;二则去看了那座木屋,听了戴斯杰的讲述之后,他突然有种不确定。

他知道戴斯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听,是为了帮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马剑羚这个角色当中去。然而效果恰恰相反,当他在那座跟记忆中原版画面里一模一样的木屋中试图寻找马剑羚所留下的印迹,却感到很迷茫。

也许是他刚从刘华强的角色中刚刚跳出来,还不太适应;又或许是他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充分,让他对马剑羚感到陌生。

至于跟以前一样借鉴原版,从一开始他就压根没这个打算。因为在他眼里,无论是周讯的小裁缝还是陈昆的罗明,几乎都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但唯一尴尬的就是刘晔的表演,感觉他压根就没走心,他看周讯的目光甚至都不如看陈昆来得有感觉,所有表演都太过流于表面,就象是在完成一桩任务一样,没有丝毫创作的情绪在里面。

起初李睿感到很诧异,这完全不该是刘晔的水准。直到他无意中拿《蓝宇》中刘晔来相比较时才恍然,或许原版中的那个刘晔还未从蓝宇中走出来。

回房间小睡了一会儿,精神似乎好了一点,看看时间不过才下午四点多。洗了把脸,走出房间,看看对面紧闭的房门,老吴这家伙这会肯定还没回来,说不定还要在外面尝尝当地的美食。

想当年他之所以开饭馆就是因为在云省吃到了当地一种很好吃的瓦罐鸡,临时起意就出了五万块钱把那家饭店的厨师拐骗到燕京,结果自然是血本无归。

剧组下榻的宾馆算是市内设施比较好的,李睿和吴绣波的房间都在宾馆的顶楼,虽然门对门,但李睿的房间朝南,面积更大,属于那种挂牌的豪华大床间,而老吴的则是普通的单间。

此时楼道里静悄悄的,刚才他在房间睡觉时,仿佛听到外面曾有过一阵嘈杂。他左右看了看,发现走廊尽头的门开着,是通往一个露天的大阳台,借着外面的光线,似乎有人影在闪动。

他有些好奇地走过去,探头一看,就见一个娇小的背影,此时正趴在水泥围栏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外面的街景。

“咦,这么早就收工啦?”

这个背景他当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是啊!你睡醒啦?”周讯回过身来,笑眯眯地看着他道。

“你怎么知道我在睡觉?”他走过去,顺手摸摸口袋,准备想掏烟,却不想摸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