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两年之约(3/3)
“诸葛孔明?”陈登一呆,“为兄怎从未听说过此人。”
刘墉道:“此人年未及弱冠,隐居于襄阳隆中,寂寂无名,故不为人知。”
“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少年英才。”陈登一叹,又道,“孔明之策揆情度理,谋划周详,可说建功立业之宏图伟卷。不过依为兄之见,崇如依此策行事只能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却难称霸诸强,遑论复兴汉室、重振朝纲了。”
刘墉对诸葛亮极是崇拜,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听了陈登所言惊愕万分,忙道:“元龙兄怎有如此说法?”
陈登镇定自若地道:“其一,‘跨有荆、益’与‘外结好孙权’之间如何取舍?荆州利尽南海,西通巴、蜀,向东可顺江而下直面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虎视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孙权雄才伟略、目光如炬,如此重要之所又岂能拱手相让?”
刘墉不由一呆,只听陈登又道:“其二,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崇如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难啊!荆、益两州相隔万里,更有崇山峻岭层层隔阻,两路兵马如何相互呼应,如何协同作战?”
这一番话说得刘墉哑口无言,好半天才感叹道:“看来我还是想得太过乐观了。小弟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又一脸诚恳地对陈登道:“小弟此次来广陵最大的心愿便是恳请元龙能协助于我共谋大计。”
陈登深思一阵,对刘墉道:“崇如,我俩定个两年之约如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