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四二章(2/4)

而是很多地方都参照了张嘉师图纸进行细微修改的样品。

在张嘉师的观看下,两个年纪比较大的铁匠,根据那些做出这些玩意的工匠指示下,很快就两只脚踩在踏板上,缓缓的转动起那块被加装上去的磨刀石。

结果,用来驱动的青铜链条,因为青铜本身的金属性质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发生断裂。

而张嘉师思考一会之后,再次跟这些工匠商讨修改方案。

而墨嫣儿看着张嘉师跟那些工匠们之间的商议,争执,辩论,神情很是复杂。

因为在她的眼中,张嘉师完全就是一个十足的恶棍。

不过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说出来的一句话:“左将军完全不知道这样的事情。”

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相信张嘉师,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下,她觉得,也许张嘉师在这方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真是很奇怪。”墨嫣儿嘀咕着这句话,她默默的看着张嘉师就差点没有直接跳脚大骂的表情,不禁扑哧一笑……

………………………………………………分割线…………………………………………

生产力的提升,决定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样的事情,在白起的心中,完全扯谈。在白起的思维当中,他更加认为一个道理才正确。

生产力的提升,性质的优劣,完全取决于什么情况下,生产力提升的效果如何,跟什么资本主义之类的完全不搭边。

若是在这个情况下,张嘉师大量的采取这种生产力提升的技巧,跟资本家有半毛钱关系?

而白起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儿,那就是,若是是张嘉师那个世界的英国王室,大量优先采取工业革命的成果,估计也没有资本家什么事儿了。

所以,张嘉师做出这样的事情,白起没有反对,而是静观其变。因为他很清楚,张嘉师的实力还太弱了,既然如此,这种只要保密得好,就能够决定领先地位的技术,白起不介意张嘉师搞鼓出来。

最起码,现在就算是出了自行车,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够有效的改变战争走向,甚至是历史不成?

所以,在张嘉师大力推广齿轮这样的玩意之后,很多东西,要发生根本的进步,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也许,现在用来使用的青铜齿轮,很多地方都有缺点,但是么,有了这样的开始,很多事情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就好比是那些类似于荷兰风车外表,修建在一条条村庄当中的大型磨坊型仓库一样。

风力驱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而且,就成本而言,风力驱动基本就是无本生意。

也许,畜力驱动在现在的大秦帝国,还占据着主流,有些地方更加只不过是人力耕作。

只不过,张嘉师并不是完全将注意力都放在军事方面,要不然,那些动用了相当军力,修建而成的风车型磨坊仓库,也不会逐渐兴建起来。

张嘉师在这方面做得事情,基本上就是提出一个概念,然后交给墨家以及一些精通农业的人才,进行交流,所得到的成果。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同样也很是开阔。

在一些有河流的村庄,一些复合型的风车磨坊,被改进成水力驱动为主,风力驱动为辅助。

很多沟渠的水源来源,就是那种像是后世一样的水力扇叶木轮。

而里面,则是安放着两个磨盘。

中国人使用磨盘的历史,远不止秦朝,确实出现的年代,已经完全无法考究。

出土文物只能够从侧面反映一个使用年份,毕竟,已经使用跟什么时候出现,完全是两码事。

而这些水力的石磨盘,也许在其他地方当中,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张嘉师也没有强制要求每条村落必须要安全这样的设施。

毕竟很多辽东地区原来的村庄,自身就有着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农耕制度。大大小小的石磨盘,自然也不是例外。

让张嘉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现在的人,是不吃黄豆的。黄豆这玩意,主要是用来喂牲畜……

好吧,张嘉师没有时间,要不然他会搞鼓出豆浆跟豆花,改善一下饮食。

相比起这个……张嘉师很是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豆浆能够放麦芽糖之类的玩意不?

现在的糖,不是后世的那种颗粒糖,更加不是那种大块的冰糖。现在的糖,事实上算是上是一种混合胶质糖,而名字也不叫糖,而叫做饴。

所以么,张嘉师在忙活了一天之后,想到了这个事情,不禁有点踌躇。发明糖果这样的玩意,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相比起这个,没有原材料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甘蔗这玩意,不要说在辽东,就算是在南海三郡,貌似也没有什么人,会拿这种叫做“柘”的玩意来吃……

最起码,甘蔗的蔗字,是在汉代才出现的。这个时候,没有什么人会吃跟木头有关系的东西。

……

古代最暴利的行业,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