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7章 秋斩刑场,季节大促(2/3)

影闯入时,逸真心中一喜,可等到她看清眼前人的模样后,心里的不安却一下子提升到顶点。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徐青。

在徐青手中,还托着一尊牌位,上面写着胡宝松的名讳。

“师姐,节哀顺变。”

见逸真不说话,徐青只好将牌位放到供案前,插上一柱香。

“师姐,胡师很早之前就将后事托付给我,说起来我也算是他半个学生,前两日老人家自觉命数已尽,兴许是不愿看到师姐伤心难过,便交代我前往阴河,为他出殡送行”

“往后师姐要是有什么十分难为之事,也可以寻我,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我肯定会帮衬一二,这原也是胡师生前所托.”

徐青絮絮叨叨说了一些体己话,逸真麻木的应和着。

等到徐青离开棺材铺,只剩下逸真一个人时,迟来的伤感才涌上心头。

聚散有时,浮生若梦。

往后两日,逸真又来找过徐青一次。

已有数百年寿命的桃树下,逸真取来一坛酒,说道:“这几日还未来得及感谢师弟,这是我师父生前为他所埋的陈酿,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尝上一口。”

“师姐不必如此客气,既然这是师姐师父所留之物,就该好生保存,即便要喝,也要找个符合时宜的日子,寻个佳节良辰”

“佳节良辰?”逸真忽然想起胡宝松在遗书中说的话

除了胡宝松遗书中所写的愿景外,听闻绍府那边,凡家中生下女儿时,为人父母者便会埋下一坛女儿红作为嫁女时的必备之物。

而她的师父紫宸俗家恰好就是绍府人士。

逸真恍然大悟,继而窘迫的将案上的酒坛收起。

若不是徐青提醒,她还真想不起这茬。

如今想来,师父当初埋下这坛酒,应该也是有些其他缘由。

徐青不知逸真所想,他之所以拒绝,纯粹是因为僵尸进化成伏尸前,不能随便饮食,若是强行欢饮,也不见得能尝出多少酒味来。

需知味同嚼蜡才是普通僵尸的日常。

僵尸是麻木的,徐青哪怕有近五百年道行,可到目前为止,七窍的感应也远远不及其他相同境界的修行中人。

胡宝松曾与他讲过,说是凡有道行者,均有机会开通九通识,即‘眼、耳、口、鼻、舌、身、意、末、藏’。

人或妖每通一识,就能获得诸多玄妙能力。

不过人寿数短暂,许多人穷其一生,也只会开启一两个通识,辅助修行。

徐青有天眼阴瞳,已经不需开辟眼识,至于其他通识

在突破金甲尸,躲过雷灾成就伏尸之前,寻常僵尸原也无法借助通俗法门开辟通识,可一旦修成伏尸,在悠久的岁月长河冲刷洗练下,僵尸却可以将九通识逐一开辟。

在九通识里,鼻为多闻识,舌为五味识,徐青寻思自个若真要想品味美酒佳肴,至少也要等到伏尸之后,把多闻识和五味识开了再说。

不然就是牛嚼牡丹,纯粹是暴殄天物。

“师姐不妨把酒埋在这桃树下,等到将来桃花盛开,时机相宜之时,再挖出来享用不迟。”

桃花盛开

逸真愣了会神,随后颔首点头。

“我最擅长挖坑,这活师姐就交给我吧!”

徐青伸手往背后一拂,也不知从哪掏出来一把铲子。

三下两下挖出一个三尺深的坑,逸真双手抱着酒坛,小心放入。

“这是师姐家传的酒,便由师姐封土吧。”

将铲子递给逸真后,徐青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若他没有记错,二百年前胡宝松梦遇粉装女子托梦,大彻大悟后,曾立志戒酒,将贴身的酒葫芦埋在了桃树下。

摩挲下巴,徐青琢磨着等哪天开辟了五味识,能食五谷酒味时,就把那葫芦挖出来,好生痛饮一番。

九月初,天作织机,云作布,秋雨如绵密针脚,均匀的斜织着。

今日是秋斩的日子,不知从哪朝起,凡是刑狱刑杀,需弃市斩首者,除却罪大恶极即刻问斩的,其余死囚均会定在秋冬季节处斩。

对此司天监节气论中也有解释,说是秋冬季节神灵潜降,死囚问斩后,天人感应,会将这些因刑杀心生不满的怨鬼阴魂拘到幽冥国土,再行复审。

此谓阴阳双判。

除了这种玄乎其玄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秋末正值农闲时节,百姓有更多时间聚集闹市口观看行刑,朝廷正好能借此机会震慑那些心存不法之念的宵小之徒。

再有就是九月天气渐渐凉爽,有利于尸体保存,若是在酷暑时节,尸体许是刚刚处斩不久,就会腐臭有味。

总之,秋斩不是个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会有想要去刑场蘸馒头吃的愚昧百姓,会有胆大包天劫法场的人,也会有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客

不过相比之下,更多人会刻意避开闹市口,不会去那秋斩刑场凑热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