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30/www.213x.cc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30/www.213x.cc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_第49章 八百里加急,洪武大帝震怒!(1/2)_都市小说_笔下文学
第49章 八百里加急,洪武大帝震怒!(1/2)
什么? 郭桓跟淮西派叫好? 开什么玩笑! 他们俩可是武人啊! 即便当真归属于淮西派阵营,那也是跟文臣们截然不同的。 至少,就利益纠葛看来,不论是李善长还是胡惟庸,跟徐达、常遇春都多少有些区别。 淮西派硬要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淮西派文臣和淮西派武将两个大类。 彼此之间虽然同属淮西派,但政治诉求却是截然不同的两拨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不论郭桓是否跟淮西派来往甚密,对于徐达、常遇春等人而言,都没有影响。 只要有军功,就行了! 而现在,对于徐达、常遇春等人而言,郭桓就是最好的军功! 单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不得不说,无论李善长、胡惟庸,还是徐达、常遇春,他们的想法其实都是很片面的。 尤其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并没有考虑到。 郭桓,为什么偏偏会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造反? 他在造反之前,可有过什么诱因? 置身事外的浙东派代表,诸如刘伯温、方孝孺、宋濂等人,因为有一种天然的“隔岸观火”之感,所以往往能够站在更高出,用更全面的看法去看待这个问题。 而这个诱因,也是他们最先琢磨过味儿来的。 郭桓造反,其根本原因在于,锦衣卫的人开始注意到他了,并且暗中在积极收集所有跟他有关的罪证! 郭桓明显是察觉到了,所以才选择破罐子破摔,鱼死网破地斗上一场。 这样一来,即便他最终斗输了,也没有了遗憾。 可是他的这种做法,无疑却是给众人开了一个相当不好的头。 倘若当真到时候,被锦衣卫查到了自己的头上,也照搬郭桓的做法,来一个造反……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朱元璋肯定会因为郭桓的事情,对文武百官们再多上一道禁锢和约束。 刘伯温眉头紧锁,对于这件已经发生的事情,他是无能为力的,想也只能想往后,该如何亡羊补牢。 最好,是能够票拟出一个章程,既能够约束百官,又不至于将事态扩大,导致人人自危。 这,就超乎了刘伯温的计算范畴了。 此时此刻,刘伯温更是无比怀念那位做事不拘一格,但却别出心裁的十二皇子。 倘若这时候他在,肯定能够给出一个足够完善的办法,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再度发生。 方孝孺没刘伯温想得那般长远,他只是着眼当下。 在听说郭桓造反的事情后,怒不可遏,恨不能亲自写上一封讨伐檄文,以壮军姿。 至于宋濂,则是一脸的高深莫测。 他似乎是联想到了什么,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需要不断在大脑中构筑足够的逻辑推理,借此来不断完善他的猜想。 不过,即便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但看他不断朝淮西派那边抛去的眼神,也大抵能够推测出来,他肯定是想要借此机会,对淮西派落井下石。 “都哑巴了?” 朱元璋愤怒的咆哮,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 “那郭桓都造反了,你们却只知道在这儿跪着,一个个的,都是饭桶?” 越说越气,朱元璋狠狠又拍了一掌龙台,怒道。 “我大明从来不养闲人,更不可能养饭桶!想,都给我认真去想,郭桓此獠造反了,换做是你们,你们要怎么做!” 对于常年领兵作战的大将而言,这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无非是打仗而已。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做好大军补给。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论如何,这一仗都是要打的,那么现在开始进行物资调配,最快需要几天时间? 答案是至少一个月。 而这,还是在考虑后勤辎重一应俱全的情况下,最乐观的时限。 须知当年为了北伐鞑子,光是粮秣辎重可是足足准备了一整年的时间啊! 当然了。 事权从急,也并非是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只不过这解决的办法嘛,就显得稍微有点糙了。 “陛下。” 关键时刻,还是刘伯温率先开口了。 “臣,有言请奏。” 朱元璋扭头看向刘伯温,强忍着怒气,道:“起来说话。” “谢陛下。” 刘伯温站起身来,拱手道:“粮秣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备齐之事,臣以为,事权从急,可以先发一彪骑兵急行军,军队粮秣,由沿途驿站、道府暂为供应。” “等到事后,再由国库统一调配、奉还。” 刘伯温所说的这个法子,思路倒是不错,但却也并非没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沿途道府的存粮极为有限,根本无力负担一整支军队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捡个首席当老公
池瑶张若尘小说名
逆明1644
南风过境你我皆过客
我的灵界女友
亿万武林
带个系统穿三国
帅府有宠妻
武神血脉
我不当鬼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