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章 试戏(一)(2/2)

三四分钟,长着十来分钟,出来的人有失望的,也有难抑兴奋之情。

任振全进去了,约莫过了七八分钟才从里面出来。

“怎么样?”李唐忙问。

他的表情有点木,呆了片刻才摇摇头:“不行。”

李唐闻言只能叹了一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苦笑道:“你要是不行,那我就更没希望了。”

任振全学习成绩比他好,拍戏也比他早,人家的简历上罗列这好几部影视剧,虽说不是什么主要角色,但也是有名有姓的配角。

他呢,不是路人甲就是匪兵乙,写简历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往上填,只有在特长方面郑重其事的填了“精通英语”。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拿得手的东西。可这不是外企招聘,是挑选演员,大概率是没有用的。

任振全明显情绪低落,他开饭店是副业,演戏才是主业,这次连个配角都捞不上,打击不小。

勉强露出一丝难看的笑意道:“我还有点事,先走了。那啥,回头我请你和彬彬吃饭。”

“行。”

李唐来的晚,排在了最后。任振全走后,又有两个哥们进去后匆匆出来,看起来情况都不理想。

彭小莲坐在大桌子后面翻看简历。

她89年到美国学习,96年回到国内,并没有回到上影厂体制内,和上影厂只是合同式的合作关系。

《上海纪事》是上影厂今年最为重要的一部电影,自知责任重大,特意找来了老同学帮忙。

电影的筹备期很早就开始了,那些主要角色有的已经确定,有的则是备选了演员,到底合不合适还在犹豫。

比如男主角的人选,厂里推荐了青年演员王亚南。按理说王亚南的形象和演技都不错,出演过的两部电影都是和大明星合作,反响很好,有一定的观众基础,是厂里目前重点培养的青年演员。

但是男主角的人设是一个美籍华人,戏里还有大段的英语对白。然而王亚南在英语方面的能力很欠缺。

当然这不是王亚南一个人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内地青年演员极少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除非是用港台演员或者留学回来的。

今天的面试她特地在这方面留意了一下,但结果令人失望。

剩下最后一位,话剧中心的演员,去年刚毕业的新人,没什么亮眼的表演履历。突然她眼睛一亮,只见特长一栏里写着“精通英语”,惊喜之余多了几分期待。

李唐推门进来,就看到屋里坐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女的短发、微胖,慈眉善目;男的则很瘦且发际线堪忧。

女的不用问,肯定是导演彭小莲。男的他认识,也是上影厂的导演张建亚。上大一时候,他在张导执导的抗日喜剧片《绝境逢生》中演过匪兵乙。

“彭导好!张导好!”他微微躬身。

“哦,话剧中心的演员,李唐,请坐。”

张建亚瞅着简历招呼,语气很和善。

虽然李唐演过他的戏,但那是跑龙套,且时隔多年,压根就没有印象,就是看在话剧中心的面子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