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3章 极致(2/3)

产大片。

对于外界的这些所谓批评李唐真的是嗤之以鼻。

什么叫故事单薄?

什么叫没有艺术追求?

在他的印象里剧情简单、画面唯美、追求场面的宏大,这就是未来好莱坞大片的标配。所谓超级英雄系列、速激系列,包括碟中谍系列走的都是这种路子。

这些负面评价说白了就是看到《英雄》的票房好,眼红了,于是便开始各种踩,各种贬低,各种刷存在感,试图带节奏。好象只要把导演和电影批臭了,中国电影才有希望似的。

观众永远都是盲目的,一旦这种负面声音多了,往往就会引起观众的跟风,然后大家一起批,大家一起踩,以形成一种名义上的政治正确,一种潮流,甚至是一种时髦。

路演的目的有时候就是一种拨乱反正,跟那些流传于媒体和网络的别有用心的负面评论做斗争。

这恰恰也是导演最满意李唐的地方。

就像他今天在台上调侃那些负面评论时给底下观众开玩笑道:“《英雄》票房这么好了,观众这么爱看,一个个都恨死你了,怎么可能还会帮你说好话,怎么可能让好事全给你一个人占了,一定要把你批臭,批死,批到异口同声为止。”

这几句简直就是说出了导演的心声啊!

《英雄》的故事结构从表面上好像是挺单薄的,讲的是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

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

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二十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十步,封官加帛。

秦国侠士无名击败了长空、残剑、飞雪得以近秦王十步,给秦王讲述如此击败三人的故事。

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其实整个故事情节在不断地反转。

比如第一个版本出自无名口中,无名击杀了长空,并且利用长空和飞雪有“一夜情”的理由离间了残剑和飞雪的感情。导致残剑最终被飞雪所杀,而无名在秦军面前击杀了飞雪。

可惜这个版本很快就被秦王看出了破绽,因为在秦王心中残剑飞雪不可能是如此狭隘自私之辈。

第二个版本出自秦王的猜测。秦王猜测无名击杀了长空后,找到了残剑飞雪两人中的一人帮助自己。结果残剑飞雪正想前往,最后飞雪伤了残剑,自己跑到了秦军面前被无名击败。

第三个版本,也就是真正的事实。实际上残剑不但不想刺杀秦王,反而阻止无名刺杀秦王。三年前残剑飞雪就已经可以击杀秦王,只不过临时残剑收手了。最终飞雪和无名联手击败了残剑,而后飞雪和无名在秦军面前表演了一番,飞雪被击败,而无名也拿到了残剑和飞雪的佩剑,最终得以来到了秦王十步面前。

这三个版本且不说具体的故事情节,就结构而言,李唐觉得很熟悉,很像昆汀那部著名的电影《无耻混蛋》。

《英雄》在前,《无耻混蛋》在后。

而影片的结局则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

无名最后懂得了“天下为公,停战止戈”的道理,只有让秦王一统天下,这七国的百姓才不会继续受苦。

最终无名甘愿死在了秦国的弓箭之下。而知道了无名刺杀失败的飞雪对残剑出手,结果两人双双殉情!

更重要的是《英雄》作为一部武侠电影,完全是合格的,甚至超过了以往很多武侠电影,甚至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几场打斗场景中,李唐和李连结无疑是最精彩的。正如台词所言:“武功琴韵虽不相同,但原理相通,都讲求大音希声之境界”。

在瞎子老人的琴声之下,两人开战了意念的对决。雨点飞舞,招式写意。这与《卧虎藏龙》中一招一式的写实风格不同,《英雄》的打斗更加注重写意,招式的唯美,画面的精致。整个打斗的场面充满了美感。

而且相比李唐和李连结之战追求的是肃杀和冷冽,那么李连结与梁朝韦的湖心之战追求的是飘逸与潇洒;张嫚玉与张子怡的树林之战追求的是唯美与烂漫。

每一场打斗的画面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每个打斗场面都充满了唯美的色彩,透着一股空灵、飘逸的气息。

但如果你硬是要鸡蛋里挑骨头,说什么过分追求画面的唯美削弱了故事的内容;结构分段式的设计过于零碎,破坏了整体性;每次剧情反转时显得很生硬等等。

那么只能说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的无耻。

李唐觉得《英雄》在这个时代中,导演已经做到了极致,任何导演都无出其右。也许从《英雄》开始中国才正式开启了大片时代。若干年后回过头来再看,你或许就会发现,《英雄》就象一座高山始终矗立在那里,却从未被超越。

第二更,厚颜求票!月票、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