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6章 盛唐影视(2/3)

那一大片厂房,颇有几分“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的赶脚。

不过看着屋里的这一切,他多少有点惭愧,毕竟工作室平时一直曾佳在打理,自己占用这么大的资源感觉很浪费。

“太大了!佳佳,以后你就在这里办公吧,我可能一年都来不了几次。要不然就把那接待室改了,改成你的办公室。”

曾佳亲自帮他泡了一杯茶端过来,笑眯眯道:“那可不行,你可是咱们的老板,我怎么敢鸠占鹊巢呢?再说了,哥,伱可是咱们工作室的门面,这些都是必须的。”

国人在讲究个排场,有时候排场更代表着实力。当然也不排除有鱼目混珠的,但人们就是愿意相信排场越大,实力越强。因为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

曾佳有一句话说对了,李唐不光是工作室的老板,更是工作室的门面担当,工作室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他一个人展开的。说的再直白点,他就是工作室所有员工的衣食父母。

李唐在那张硕大的,同时又带有浓厚现代风的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坐了坐,还是觉得不太适应,索性拿着杯子走到沙发边跟曾佳面对面坐下来。

曾佳嫣然一笑道:“哥,看来你还得需要适应一下。”

李唐耸耸肩道:“适应啥呀,反正是摆设。怎么舒服怎么来呗,总不能让这些东西支配自己吧。”

这大概就是他前世接受西方教育的结果,崇尚自我。而不是象中国传统教育那样,讲究克己、忍耐,明明这件事你不喜欢的、不接受的,但为了顾全大局,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选择负重前行。

两人轻松地说笑了两句后,曾佳便收敛脸上的笑意,说到了正题:“哥,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之前没有在车上说,可能是因为后排还坐着小赵,不方便说。古语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李唐很欣赏曾佳这种谨慎的态度,估计不是什么小事,于是便身子稍稍前倾道:“说吧。”

曾佳稍稍酝酿了一下开口道:“哥,我觉得目前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已经不太适合我们了,现在可以升格为公司了……”

说到这儿她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李唐。

李唐沉吟着示意她继续。

“工作室无论是运营规模还是经营范围太小了,不利于将来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从纳税方面考虑,工作室看似比公司的税率低,但是就目前而言,我觉得还是成立公司更加合算……”

曾佳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就是成立公司少缴税。如今开发区遍地,这些开发区都有免税政策,有力度大的比如注册公司前三年免企业所得税,后五年企业所得税减半。

而之所以免税幅度这么大,说白了就是吸引投资。现在各级政府都有鸡的屁的指标考核,你企业只要注册在这里,投资、营业收入都是当地的鸡的屁,同时还带动就业,增加消费等等一样促进当地的鸡的屁。

象李唐工作室这种企业,今年光纳税就超过了一百万,绝对是开发区眼中香饽饽。尤其这次大手笔在望京买了十几套房,还是以工作室的名义,当地的开发区都看在眼里,已经几次通过798厂的介绍上门来宣传了。

据说这些开发区的工作人员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和奖金挂钩,也难怪他们这么积极。

再者,工作室最早是注册在上海,如今落户在京城,方方面面处理起来很不方便,不如注销了,直接在京城成立公司。

李唐听的云里雾里,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少缴税当然是好事,就比如公司今年挣了两千万,光这25%的企业所得税就要五百万。现在三年免税,五年减半,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好事。

只是他对目前的国家政策有点吃不准,稍稍迟疑了一下道:“这样,回头我跟律师咨询一下这件事,如果可行的话,那就成立公司吧。”

“好,哥,那我等你消息。”曾佳松了一口气道。

工作室毕竟是小作坊,作为一个在事业上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将工作室带上正轨,是她去年跟着李唐一起单飞的第一步;如今成立公司是第二步;公司成立后,如何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是第三步;而她心目中的终极目标就是上市。

上市不光是造富神话,更是对自我价值的体现。

曾佳觉得自家老板肯定不会想的这么远,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推着他在前行,不过这样也好,对于她来说更有成就感。

“哦对了,佳佳,如果真要成立公司的话,咱们还得要找个靠谱的法律顾问。别一不留神踩坑里都不知道。”李唐又说了一句。

这同样是他前世的经验。

虽说目前国内的法律,尤其在经济领域不是特别完善,很多时候靠的是背景、关系和人情世故,但他这也算是未雨绸缪。毕竟只要社会和经济不断往前发展,各种法律法规肯定会不断地完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然他也从来没想过趁着这年头法律不是特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