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2/3)


只是面对诸葛亮的询问,马谡也不敢有所拖延。

他马上对着诸葛亮回答道:“丞相一直教导臣,治政当镇之以静,从这点来说梁州牧此次的确是有欠考虑。”

马谡回答的很是委婉,而且还拿出诸葛亮一向主张的治政之术来做解释,以他看来,诸葛亮应当是会对他的这番回答满意的。

毕竟以诸葛亮的品格,他只会就事论事,不会因为对糜旸的个人情感而有所偏颇。

不过让马谡没想到的是,诸葛亮这次在听完他的回答后,深深的发出一句叹息。

一句带着失望的言语从他的口中说出:

“镇之以静的治政之术我的确教过你,但我也教过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句治政之道。

可惜,他记得,你却不记得了。”

说完这番话后,诸葛亮从坐席上起身,他再度看了马谡一眼,然后就离开了议事厅之中。

而马谡在听到诸葛亮的那番话时,就已经明白了诸葛亮开始对他产生不喜了。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马谡一下子呆坐在当场。

这样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难道丞相要对他失去宠爱了吗?

...

诸葛亮离开议事厅后,便立即让随从准备车马,他要立即见宫面圣。

刚才马谡的回答令他意识到,情势更加不容乐观的一点。

本来诸葛亮以为不管外面流言如何猖狂,只要他这个丞相在背后坚定支持糜旸,那么糜旸就一定能够顺利实施新政。

毕竟他不仅个人在大汉都有着巨大的威望,他自己也有一整个荆州系重臣在背后支持着他。

可马谡对这件事的反应,却让诸葛亮意识到,也许纵算是荆州系的大臣,也不一定会都理解糜旸这次的做法。

毕竟尽管那些流言有着恶意,但它所表达出来的担忧,并非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而且诸葛亮本身虽然是荆州系大臣的领袖,但不代表荆州系大臣都是他的提线木偶,许多荆州系大臣都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的。

所以若想真正弥平这次来势汹汹的风波,单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唯有与刘备君臣二人合力。

尚书台距离皇宫并不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距离之中,坐在马车上行驶在街道之间的诸葛亮,就多次听到了街道上行人对糜旸新政的讨论。

而从那些讨论声中不难看出,支持糜旸做法的人很少。

就好像一瞬间,整个成都中的舆论都开始对糜旸的新政不利起来。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诸葛亮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凝重。

秋收时节人心若不稳,那么对粮食的收成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在心中的担忧越来越浓厚的时候,诸葛亮终于来到了宫门之外。

就在诸葛亮刚下车辇的时候,一身戎装早有等待的糜威便立即迎了上来。

糜威在来到诸葛亮身前对他施了一礼之后,便开口说道:“陛下有口谕,请丞相跟我去一个地方。”

见糜威这么说,诸葛亮有些诧异。

刘备像算准了,他会在这时候到来的一般。

不过诸葛亮转念一想,刘备那么了解他,那么提前有这种布置也很是寻常。

所以诸葛亮对糜威微微点头,在屏退随从后便跟随在糜威的身后朝着皇宫内走去。

在跟随在糜威的背后的时候,诸葛亮敏锐的发现,好似近来皇宫内值守的虎贲军的数量多了不少。

虽然刘备在成都有着自己的一万羽林军,但日常真正负责宫廷禁卫的,还是由糜威这个虎贲中郎将所率领的虎贲军。

这一点发现,又让诸葛亮的心中隐隐浮现某个猜测。

成都的皇宫规模并不大,在糜威的带领下,诸葛亮很快就来到一座大殿外。

这座大殿正是太子刘禅的东宫——崇文殿。

若说皇宫中哪处建筑让诸葛亮最为熟悉的话,那便是这座崇文殿了。

因为当年的许多时候,他都在这座大殿中教导刘禅、糜旸、法邈及一众二代。

只是成为丞相后,他的公务十分繁忙,才渐渐少来这处了。

当诸葛亮来到崇文殿外后,糜威便适时的退下,只留下诸葛亮一人站在崇文殿外的空地上。

而当糜威离去之后,诸葛亮方才看到一位老者正在崇文殿的殿门外,附耳倾听着什么。

看着那道苍老却又挺拔的身影,诸葛亮的脸上流露出笑意。

那人不是刘备还能是谁。

观刘备作态,似是不想让人发现他,因此诸葛亮便轻手轻脚的登上台阶来到刘备的身后。

诸葛亮的到来,刘备早有预料。

所以在见到诸葛亮来到身后后,他只是作了个手势让诸葛亮一起倾听殿内正在发生的事。

对于刘备的这个请求,诸葛亮自是无不可。

当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