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3/4)

>

但是当贾诩提到关羽的名字时,不仅是曹丕,在座的群臣脸上都大变。

刘备名将,非只糜贼也!

那个威震华夏,之前将一众魏将打的不要不要的关羽,可还是一直按兵不动着。

难道关羽是不知道如今糜旸的大军在武当吗?

难道糜旸会忘记通知关羽他大军的动向吗?

因为西城一战,曹魏上下君臣的目光都集中在糜旸身上。

他们却忘了在荆州,还有一位盖世名将手握数万大军在虎视眈眈着。

之前曹魏众臣都以为关羽之所以迟迟不出兵,乃是因为目前正是南方的秋收季节。

糜旸若不是俘获数万魏军用来收割种植粮食,再加上得到了武当城中的大量粮草,甚至还未等曹丕援军到来,他恐怕就已经退兵了。

不能说曹魏众臣之前的判断有误,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

现在是九月底,想来荆州的秋收大多都已经结束。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是随时可能出兵的。

甚至若是细细思之,糜旸在故意示弱,可能为的就是吸引曹魏援军的所有注意力,好为关羽的进攻樊城提供良好的条件!

曹操去世不久,他在世时收集的名臣良将大多还都在世,他们的智商可都是在线的。

现在在贾诩的点醒之下,他们若是还不能反应过来的话,那便是太轻视他们了。

在贾诩的点醒之下,在场的曹魏大臣,马上就对目前的局势做出反应。

第一要务,便是要派出一部分大军前去支援樊城。

尽管目前樊城有着曹休的驻守,尽管目前樊城还未有军报送来,但凡事做出准备总是不会错的。

反正目前大魏的兵力

是足够的。

虽然曹丕目前手中的大军只有八万左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能召集的大军只会越来越多。

要知道在历史上的不久后,曹丕甚至可以在淮南一带,单单征召起十万正卒做武装***。

这便是曹魏的国力。

曹丕用感激的眼神看向贾诩,当年在他的帮助下,自己成功击败曹植登上太子宝座。

现在他又在贾诩的帮助之下,可能避免了犯一次大错。

贾诩察觉到曹丕感激的神色,但他并没有浮现居功的神色。

他只是在对着曹丕一拜后,便又默默地回到自身的坐席上。

听着大堂中各位大臣的建言之声,贾诩知道接下来已经不需要他了。

当初曹丕意欲亲征的时候,是贾诩破天荒的毛遂自荐要跟随在曹丕身边。

虽然在曹操称王以来,他一直在韬光养晦。

但他韬光养晦是为了自保,现在主动跟随曹丕南征,也是为了自保!

敌人都快打到中原了,他不能再继续划水了。

至少在他死之前,曹魏的大局要稳住。

...

南郡,襄阳城。

在大将军府中的关羽,抚髯看着糜旸送来的最新奏报。

奏报中糜旸向关羽言明,曹丕的援军即将来临。

而他会使计拖住曹丕的大部分兵力,好让他攻打樊城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得到糜旸的这个奏报后,关羽不停地抚髯微笑。

关羽其实比刘备还早一些知道西城之战的结果,这当然是他这个好女婿主动汇报给他的。

只是之前因为秋收在即,所以哪怕关羽在得知好女婿取得那番战果后不禁感到心情澎湃。

但是因为有着襄樊之战的教训在,所以关羽是不会再让自己冒着缺粮的危机发动一场大战的。

因为客观条件,他也只能等着秋收结束。

毕竟他若想北伐,要打的第一场仗便是攻城之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食问题更是首要。

现在荆州的秋收大多已经结束,是他出兵的时候了。

关羽收起糜旸的奏报,然后他恢复威严的神态,对着一旁的廖化命令道:

「召集诸将营中议事!」

廖化听到这句话后,脸上浮现兴奋之色,马上就离开召集诸将去了。

在廖化走后,关羽本想站起身来穿上战甲,但是突然之间他感觉到有阵头疼感袭来。

这阵头疼感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关羽并没有太过在意。

这是之前他的额头为庞德射伤后,因为当时担心军情没有好好修养所留下的后遗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疼痛感近来越发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