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 子午奇谋 不欢而散(3/3)

在大力修缮之后,道路状况更是已经好了许多。

历史上曹真上表曹叡要大举伐蜀,虽然一开始从斜谷道进军的方案被陈群否决,但他后来还是率领大军从子午道进军。

只是在行军过程中会逢雨季,子午谷的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导致曹真行军困难,最后才令他抱恨半道而返。

曹魏家大业大,曹真所率领的主力人数不会少于五万。

曹真是一时名将,他敢率领数万主力从子午道朝汉中进军,那肯定是经过详细探查地形的。

毕竟曹真是想灭汉立功,又不是想来送死。

从这种种事例可知,子午道道路虽然不好走,但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般,行走数千大军都麻烦。

让刘备感到忧虑的是,子午谷是汉中直通往长安的要道,只要魏延率领大军一出子午道,就可以直抵长安城下。

子午道等于是长安的阳平关。

况且他自称王以后,大力修缮子午道的消息不是隐秘。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这种要道,曹操方面人才众多,是不会不作防备的。

一旦来日北伐之时,曹操派遣一员大将守在子午道的出口,那员大将只要领兵数千就能守住谷口。

那样的话,进入子午道中的大军,很可能会面临险境。

正是因为这种顾虑,所以刘备尽管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着赞赏,却不得不进行搁置。

魏延亦知道刘备的顾虑,但在他心目中,「子午谷奇谋」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当然一开始因为关中的主将是曹彰,所以魏延去年想的仅仅只是率偏军,与刘备的大军会师于潼关。

但最近有

消息传来,曹丕有任命夏侯楙代替曹彰坐镇长安的举动,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魏延的心思就大了起来。

在心思大起来的情况下,魏延就想着务必要促成刘备采纳他这条计策。

于是乎,刚刚成为汉兴太守的糜旸进入他的视线之中。

在魏延的印象中,糜旸成名以来的用兵风格就是出其不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糜旸的表现,让魏延觉得糜旸是有谋略的,这一点让魏延觉得糜旸有赞成他这条计策的可能。

不是魏延看重的人,他是不会跟那人「商量」这条计策的。

况且子午道就在糜旸的辖区之中,而且糜旸又深得刘备信任,所以他的这条计策若能得到糜旸的大力支持,那么刘备采纳这条计策的可能性是会大增的。

这才是魏延执意要见到糜旸的真正原因。

只是魏延的性格说不出请求糜旸的话语,他最后只让糜旸「据实以答。」

面对魏延让自己据实以答的要求,糜旸脸上澹然地答道:「来日如何进军,大王自有计较,不是臣下该私下商议的。」

按照今世的情况,将来刘备北伐之时诸葛亮很可能会留守成都。

而刘备当初既然能采纳法正的奇袭定军山之策,说明刘备亦是喜欢冒险的君主。

当初的定军山之策,看起来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冒险多了。

所以如果自己大力支持魏延的计策,那刘备的确是很有可能采纳魏延的这条计策。

但是任何计策想要成功,必须要因时制宜。

来日北伐时的场景谁都无法预料,也许曹丕会亲征呢?

所以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糜旸不想贸然许诺魏延什么。

而魏延亦看出了糜旸口中的推脱之意,他的眉头一皱,只是最后他没有说什么。

见此番东下,没有达到自己的另一层意图,魏延有些不喜。

在不喜之下,他直接下令大军回返。

糜旸还在船上,魏延却直接下令大军回转,这明显是逐客令了。

在逐客令之下,糜旸领着数百亲卫回到了自己的船上。

在刚回到自己船上后,糜旸身旁的丁封,便脸有怒气说道:「论战功威望,将军远远在他之上,他也太过无礼了。」

听着丁封的话,糜旸看着那渐渐远去的魏延舰队,脸上却很是澹然。

这不就是魏延吗?

不然是怎么做到全臣皆敌的。

糜旸没有理会丁封的抱怨,也没有计较魏延的行为,他让自身的船队回返西城。

西城百废待兴,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处理呢。

糜旸与魏延的第一次会面,最终以不欢而散而结束。

喜欢糜汉请大家收藏:(.sodu777.)糜汉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