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秤砣做文章(2/3)
>
但在大医院,却要考虑以此用药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以及留足未来更重病症用药空间,他们是以对你健康的最小影响为出发点的。>
虽然民国,医疗资源依旧极其匮乏,但要看跟什么比,较之千年以前,那依旧是大医院与小诊所间的差距,而且在中医尚在那般境遇上时,生生冒出一本,以治疫病为主的伤寒论,也可见那世道艰辛成何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没有可能,这些石权铜权自身也存在问题,并不准确?”>
张绍先思索后开了口,虽然林默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没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他这么说也并非没有原因,何时都不缺缺斤短两的人,何况还是乱世,别说民间,官府都会整这种烂事。>
他也不是没见过,这还是有报纸等等信息渠道的现在,古代那种出行在外都极不容易的年代,这种事也只会更多。>
林默考虑了下,回道:“这里大大小小数件,明显是成套的,相互之间,数额也能对上,而且东西是随葬入墓的,应该没人愿意把短斤缺两的东西带入墓里吧?>
当然,也确有可能在制作时便有猫腻,但出入不至于太大,所以这计量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至于药方中的不合理处,原因会有很多。>
一个是还未验证,尚无法确定是否真有问题;另一个,药方毕竟传了几千年,中途还有遗失及后人校对整理,不能排除是这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确实…”张绍先点头,叹了口气,道:“把期望定太高了,问题不是单靠几个秤砣能全部解决的,不过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证参照。”>
“理还是这个理,不过,我还是建议把这东西往高了捧,用它好好做一做文章。”林默开了口,显然他心里有一些其他打算。>
“怎么说?”张绍先也听出了林默的话外之音,好奇问道。>
“外公,您不觉得这近几百年下来,中医几乎没有太多发展吗?尤其对比地理大发现,全世界版图呈现在眼前,交通工具进步,去往各地也不再是难事。>
中医不说引入科学,来进行相应研究之类,光是中国之外出产的新植物这些,被利用上的都没有多少种,更别说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新人的学校之类。>
中医所呈现的,完全可说是一盘散沙,各自为营、故步自封,几乎没有多少值得一谈的开拓之举,可以怨国家落后啥啥啥,但自己真的不愿主动采取一些举措?>
说实话,中医的未来,那已经岌岌可危了,最大的对手西医,别看眼下,综合对比中医,其优势好像还并不明显。>
但实则,西医是依托于现代科学及工业发展起来的,二者密不可分,而现代科学与工业,其发展已势不可挡,同样的,西医也必然会连带着得到长足发展。>
当然了,都属医学,按理不该弄得这般泾渭分明,但不是谁都您与家人那般开明,国内唱衰甚至否定中医的声音已经出来了,未来伴随西医发展,其嗓门只会更大。>
再一个,基于现代科学及工业发展起来的西医,呈现出了高度规模化的特征,即药品、医疗器械等等这些,基本都由工厂生产,能做到极大规模。>
规模大,意味着利益集中,能有更多资金投入研究,结合现代科学的专利保护,也能占领辐射更大市场,这也意味着更庞大利益。>
市场是有限的,一盘散沙的中医,于他们而言,便是软柿子,同行还是怨家,面对掌握更多资本及市场的他们,中医下场不言自明。”>
虽因磺胺药的原因,张家牵头并负责搞了一家医药公司,但林默说的这些,张绍先听起来还是比较费劲。>
好在多少有所了解,林默解释了下,便基本搞明白了情况,但搞明白后,脸色却也疑重起来。>
“有什么办法?直接说吧!我不是那些听不得意见的老顽固。”沉吟片刻后,张绍先很果断的开了口。>
林默点头,道:“办法的话,主要是两个方向的,一个向外,也就是向国外,除开馆治病,扩大影响与认同,另一要务,便是将更多新药材纳入中医体系。>
后者更加急迫,中医的粗浅归纳,算是一种草药学,是从人类利用周边植物简单治病,历经数千年发展,拓展到极高水平。>
不过,简单利用植物治病,并非我们所独有,而是全球人类皆如此,甚至一些动物也有此行为,西医的某些药物,也是从植物中发现或提炼的。>
但地理大发现及西方人在全世界的扩张,是与现代科学及工业相辅相成的,也即同时伴随着西医这些的扩张。>
他们可能会吸纳当地原住民少量草药学,但注定不会多,且伴随原住民被消灭或同化,相关传承也在飞速流失。>
利用当地人传承,迅速将新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