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9章 新政策,张宇的担忧(1/2)

接下来的日子,张宇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宿舍就相当于一个宾馆,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白天课多的话,先乖乖上课,抽时间不断自学各种数学书籍,包括机械书籍。

晚上就去两位老师办公室,任由两位老师不断的操练。

在这种沉浸式学习氛围中,时间慢慢的走到了星期六。

今天是张宇回家的日子,早早的打包好行李,带上自己没看完的《数学分析》,骑上自行车,快的赶往家中。

“媳妇儿,我回来了。”

人还没进圆的,声音早就传到屋子里了。

只是张宇推开院门,才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嘿,这人都去哪了?”

把行李先提进卧室,又自己老了一眼各个房间,确定家里没有人。

推着车子出了大院,关上院门,先去了大院一趟。

一路来到后院,放好车子,打开房门进去瞅了一眼,发现家里似乎有人来过,家里的面米油,都不见了。

张宇心想,估计是梦伊回来拿的,怕东西放久了坏掉。

张宇锁好门,骑着车子直接去了街道办。

跟门口的几位聊了两句,径直来到主任办公室。

“铛铛铛。”

“妈,忙着呢?”

老王同志抬头一看,哎呀,自己的大姑爷回来了。

“小宇?你,你这是刚回来吗?”

手头里的工作也不干了,赶紧拉着张宇坐在沙发上,忙前忙后的想给张宇倒水。

“妈妈妈,您别忙活了,我不渴,我在学校吃完饭才回来了。”

张宇哪敢让老王同志倒水啊,赶紧拉住老王同志的胳膊,把她按在沙发上,顺便给老王同志倒满水。

“妈,喝水吧。”

“好好好。”

老王同志脸上堆满了笑意,姑爷这是在体谅自己。

“这次回来,在家待几天呐?”

虽然这句话有点明知故问,老王同志还是问了一句。

“在家待两天,今天和明天,后天一早回学校。”

“对了,妈,今天不是周六吗,家里怎么没人啊?”

“周六周天怎么了,现在没有那么多假期,除了放寒暑假,还有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如元旦放假一天,国庆节放假一天,儿童节放假一天。”

“除了有以上的假期外,每学期还增加了放一星期的农忙假,即农村小学生在上半学年放一星期农忙假帮生产队插秧,下半年放一星期农忙假帮生产队秋收。”

“学校放农忙假是为了响应领袖的号召: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得,又是一个时代特有的风景,张宇有些想当然了。

权当又上了一课,不怪张宇不清楚,实在是脱离学校好些年了,工厂又没什么节假日。

不过,大学也不会太轻松了,张宇整天跟着两位院长学习,听到了一些风声。

领袖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动员城里的干部和工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条件是,家里面多子女,不是独生子女的,身体健康并且没有残疾的,或者是弱多病的,父母亲双方和本人都是城镇户口而身体都比较健康的高中以上应届年满16周岁毕业生到农村或者生产建设兵团去接受再教育。

张宇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张宇不算是,单纯的学生,张宇属于社会人士在读,是有工作单位的。

并且张宇又是已婚人士,张宇和梦伊的户口,早在结婚的时候,就已经单独分出了。

张宇不知道,未来自己会不会下乡,因为这不是张宇可以规避的,这是这个年代的硬性要求。

“哦,那我了解了,那我我先去看看师傅吧,晚点我去学校接梦伊。”

“行,那那,你自己安排吧。”

老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怕自己把梦伊怀孕的事情吐露出来,当初答应了梦伊不说的。

张宇看出了老王同志有话要说。

“妈,您是不是还有什么想说的?”

“啊!没有没有,我没有说的了,你赶紧去看你师傅吧。”

“我还有工作没处理完,我就不留你了。”

老王同志赶紧回到自己的工位,拿起笔装模作样的写写画画。

张宇有些懵懂,这怎么还撵人呢?

老王同志这种操作,让张宇确定有事,但是老王不愿说,张宇也不好强行问。

“成,妈您忙着,我先走了,晚上您甭做饭,我来就行。”

“知道了,知道了,你赶紧走吧!”

张宇让老王给逗笑了,没在多说什么,扭头出了办公室。

老王抬起头看张宇终于走了,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刚刚就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露了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