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懈怠,懈怠至极(1/2)
黄昏,刚刚昏黄!
辽国鄯阳城门之处,正是忙碌之时,出城的城市居民,要赶在城门关闭的时候进城回家。进城的乡村百姓,也要赶着出城回去,正是人来人往的时候。
忽然大地震颤,轰轰隆隆!
所有人动作一止,抬头左右在看,倒也没看到什么。
却是有那经验丰富之人忽然大喊:“不好,地龙翻身了,地龙翻身了,快躲快躲!”
地龙翻身是什么?
就是地震。
这般几千匹马的奔驰,大地天空而来的轰轰隆隆,其实并不难分辨,城池之上,但凡有个经过战阵的士兵,必能清晰分辨出来。
但,人们第一时间竟是想到了地震,也没有想到敌袭。
城池之上,倒也有那老卒,站在垛口四望……
视野尽头,山川豁口之处,黑压压如长龙……
老卒呆了呆,揉了揉眼,再揉了揉眼,忽然用尽全力一声大喊:“敌袭,敌袭……敌袭啊!快关城门!”
身旁的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转头去看着呼喊的老卒。
“愣着做什么?快下去把城门关上!”
却还有人问:“哪里敌袭?”
老卒往远方一指:“那边,雁门那边来了,宋人!”
众人打眼望去!
接着,几个值班士卒立马往下城阶梯飞奔,甚至有人在阶梯之上踩空,滚落而下。
呼喊也起:“敌袭,敌袭,关门,关门啊!”
那快马之快,眨眼就已在视线里看得真真切切,铁甲,健马,兵刃寒光……
领头之人李云龙也在大喊:“绕城跑,去西门!”
李云龙压根就不准备从最近的城门进去,也知道进不去,除非辽人都犯傻了。
但为何李云龙觉得西门能进去呢?
因为西门那边,看不到这边的景象,还并不知道有敌袭,只待快马从城墙转角忽然出现,兴许辽人反应不及,真就能冲进城池里。
当面城头的老卒,似乎真有几分经验,看到敌袭大军开始转向狂奔,陡然也回过神来了,大喊:“快,往西城去,来人啊,往西边去。”
老卒喊完,一看左右,竟是没人,都下城去关门了,着急不已,自己从垛口下来,往西边狂奔,就在城墙上跑。
却是脑子里忽然想到什么,又停住了脚步,往城下大喊:“上来一个人,击鼓,快快击鼓!”
城下之人似乎没有听到,急得老卒撕心裂肺在喊:“上来一个人击鼓啊!陈老三,陈老三,上城楼去击鼓!”
“啊?啥事?”城下终于有了反应。
“上城楼,击鼓!”老卒喉咙都呲了。
“哦,击鼓啊,好好好!”
老卒得了回应,迈腿再奔,一边奔,一边看一二百步之外的骑兵,这是在比速度,看谁先到西门。
距离之近,甚至能看到城外马匹口中糊着白色的泡沫……显然,马力也到了竭尽之时。
跑得片刻,只听得城楼之上鼓声隆隆在响!
老卒心中一松,击鼓示警,西门那边当是来得及反应的……
待得老卒自己奔过城墙转角之处,远眺西门,却见西门城楼之前,竟是有不少值守的士卒正在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其实这鄯阳城,本也是坚城,至少六十年前,这是一座正在的军事堡垒,有宽广的壕沟,又随时可以收起来的壕桥。
但也不知哪一年,哪个当官的做主,把那每天要收放的壕桥给废弃了,说是不经用,总是要花钱修,不如修一座坚固的石桥,不会坏,方便百姓进出。
壕沟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修缮了,早已不如几十年前宽广……甚至还有淤塞。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几十年了。
老卒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距离还远着呢,就扯着嗓门,手舞足蹈:“关门啊,关城门!不要看了,去关城门!”
“鼓都响了,快去关城门啊!”
远处视线里,这老卒就好比一只蚂蚱,正在一边奔跑,一边蹦蹦跳跳。
轰轰隆隆之声,早已从城墙转角而出,也出现在西门的侧边视线里。
李云龙也急了,抽刀,拍着马尻,甚至……直接用尖刃去刺座下的马匹,只求马匹在已然力竭之时,再爆发出一点马力!莫要一切前功尽弃。
西门那边,终于好像反应过来了,城墙上指指点点的士卒,都在往城下而去。
老卒看到这一幕,脚步一停,转身看向城内,鼓声隆隆,城内应该也都听得到,也该有点反应……却见无数百姓都在四处寻找,寻找鼓声来源。
城内驻扎了兵马,五千之多,此时此刻,该速速上城来守……却是不见一处军营里真的奔出了大队人马。
懈怠……懈怠至极!
厚重的城门两扇,一扇门至少要好几个人才能推得动,嘎吱嘎吱在响,奔腾的马蹄直冲城门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