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54章 臣心中必有不忿(1/2)

体己话……

人都出去了……

皇帝却迟迟没有开口,反而长吁短叹了一番……

狄咏也没有说话,主要是不知道说什么,便沉默地等着。

皇帝终于是开口了:“朕啊,老了……”

“陛下算不得老……”狄咏得回应。

皇帝摆摆手,也不强装精气神了,萎靡而下,坐在座椅上,身形佝偻,慢慢说道:“老了就是老了,这世间哪里有不老的?朕想说的是……朕想说什么呢?”

皇帝有些犹豫,也看向狄咏,表情上有些悲伤……

“陛下想说什么?”狄咏问着,其实心中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皇帝看着狄咏,目光不移,慢慢说道:“子道啊,朕欲把宗实封为皇子……”

“如此,甚好,家国社稷,如此稳妥!”狄咏并不意外,虽然是皇子,不是皇太子,但意思是一样的,皇帝膝下,也就这一个皇子。

皇帝有些意外,意外的就是狄咏的不意外,问了一语:“子道同意此事?”

狄咏认真点着头:“陛下决定之事,臣便一定会百般赞同!”

“也好啊……子道你啊,忠心,才能绝顶,朕不是那等天真无邪之辈,更不是那等自以为是之辈,朕若去了,以你之才能,以宗实之才能,你与他之间,定无和睦之可能……朕之意啊……朕是想说……”赵祯,话语里,有些犹豫,犹豫来自他的愧疚。

犹犹豫豫之间,狄咏直接先说:“陛下放心,臣……臣明白,臣知晓的,家国社稷,万世之基业,万不可君臣不睦,如今党项已灭,再无强敌,四海升平,臣得功勋无数,功成而身退,史书万代,自也是美谈……也是后世臣子之楷模……”

皇帝点着头,双眼微微泛红,慢慢伸手,身体侧倾,把手掌拍打在狄咏肩膀上,拍得好几下,越拍越重。

狄咏不免也悲从中来,有些事,不是不说就能避免的,比如皇帝,时日真无多了……

赵祯一死,狄咏再无顾忌,但皇帝一死,狄咏又觉得怅然若失!

“子道啊,苦了你,将来之事,能避则避,能忍则忍,若实在不可避免了,自回家去,你最擅经营牟利之道,若无为难,便坐拥万贯家财,好好教育子孙进学进考。若还有为难,你就去江南,远离是非之地……”

皇帝这是在为狄咏考虑,他显然很相信狄咏做得到刚才那些话语,他也相信狄咏的忠心,相信自己与狄咏之间的这份感情。

所以皇帝认真给狄咏考虑了未来,甚至还担心狄咏在汴京当个富家翁都当不下去,让狄咏无奈之时,就去江南。

皇帝从来不担忧狄咏会在与新皇帝的争夺中获胜,换句话说,皇帝从来就不担心狄咏能争得过皇帝,还换一句话,就是皇帝并没有去担心狄咏要篡位夺权这一类的事。

因为大宋朝的皇帝,有这个自信,赵家的权威,并不来自赵家,而是来自天下士大夫阶级无与伦比的支持。所以这赵家的皇位,不是一个什么能臣权臣可以篡夺得去的。

皇帝正在担心的,狄咏年轻气盛去争了,最后一家老小落得一个凄惨下场。皇帝这些话语,这些安排,是想保狄咏一个安稳安全,是在告诉狄咏万事一定要忍要退。

皇帝赵祯,真不天真,许多事情,他其实看得透,也看得远。但这江山社稷,祖宗传下来的,也得是子孙来继承,这是必须的,永远不可能改变的,赵宗实,他不一定有多喜欢,但是矮子里拔高个,那也得是赵宗实了。

“臣遵旨!”狄咏起身拱手,表示自己听进去了。

皇帝赵祯慢慢抬手,拉着狄咏再次落座,又道:“你万万不可……”

“陛下吩咐就是……”皇帝又是话说一半,还得狄咏主动去接。

“万万不可去辽国!”皇帝把话说完了。

狄咏眉头一皱,这他妈肯定是听了传言啊,风言风语的,肯定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这件事。

狄咏摇着头:“陛下,此乃离间也!”

皇帝点头:“朕知道,朕都知道,肯定是离间,奈何……朕真担忧……你明白这人心中的道理吗?”

皇帝,理智上知道这种传言肯定是离间之计,是辽人故意放出来的。但感性上,又不得不担心这件事,万一来日狄咏真投了辽国,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要在狄咏口中听到一句确切的笃定之语。

狄咏得说:“陛下放心,臣立誓,此生此世,定不投效辽人!”

“好,好好,极好……”赵祯点着头,放心不少。又道:“来日,你若真要去江南,就把徽柔的生母带上,宫中这些老人,谁愿出宫去的,你都带去,如此,也算朕不负了他们!”

“那……大娘娘呢?”狄咏忍不住问来这么一句,其实答案狄咏心知肚明。

这皇宫,不论将来如何,是都可以走,但皇后,或者说将来的太后,那是肯定不能走的,不能出宫。

因为,以后的曹太后,是这个国家的太后,太后怎么可能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