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5章 人(1/2)

狄咏在京畿各营到处奔走,虽然每到一营狄咏都只是露一下脸而已,并不用他具体做什么,但也累得够呛。

却是在这个过程中,狄咏慢慢也更加完善了自己的营销计划。

这个移民动员宣传的时间,定然不会是这一波,就如狄咏的许多计划里,本来就需要一波又一波,比如抽签这件事,就是狄咏故意弄出来的。

体现就是一个饥饿营销,造成一种紧迫感,但这一轮过后,还得需要一个借口继续第二轮,比如陛下仁厚,见得军中如此多人想去屯垦,特意下旨,把准备用来发卖的田亩再划割一块出来,用以安置还愿去屯垦的军汉……

然后开启第二轮抽签……

接着还得来第三次,借口就得换,比如,为了照顾家中人口多的军汉,特意又夺了不少党项人的好田,这回就不一定非要抽签了,可以改成资格审查了,家中人口多于五口的,才有资格……

至于每一轮抽签的人数,也有讲究,这得看报名的人数,比如报名十个,那抽签的人数就是五个,造成一种哄抢的感觉。

别怪小狄相公套路多,也是没办法,如果真把这事当做背井离乡去移民来做,那必然难如登天。

在这个过程中,还得弄点其他的侧面烘托,比如让刘几写一些游记,梁彦昌也少不了,宁夏府的游记,主要写黄河……黄河就是水,水代表的就是富庶。也是这个时代,游记类的散文,本就流行。

乃至,还可以与樊楼、遇仙楼等处合作一下,让那些花魁之类的,多引导文人士子作一些西北边塞风光的诗词……

别看诗词文章的好像与底层军汉没有关系,但这是一种气氛烘托,虽然军汉们读不懂诗词,但这是话题热度。

一般而言,上流社会的话题热度,向下层社会传达是比较简单的,比如家中主人谈论的事情,家中仆人就会有意无意听去,也会变成他们闲聊时候的谈资。反而下层社会的话题,想上层社会传达就比较难了。

其实,狄咏也想努力引导一下文人士子出塞的风潮,唐朝文人写了那么多出塞的诗词文章,而且当时的文人,还真有去边塞为军伍的风气,那些写战场上的豪迈诗歌,多出唐人。这是一个很好的风气,可惜宋人没有了……

狄咏自然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当动笔去写,得想办法扩大影响……

屯垦登记之处,每五个营设立一个……也看情况,如果万一不那么火热,就得找一些人去排队……

倒也不用真的找拖,这事也要有个技巧。比如让皇城司时不时派几队军汉去登记处,也不是去假装排队,就是去问问,皇城司有没有资格参与之类的问题即可,只是要造成一个人山人海的感觉出来……

狄咏谋划事情,总是这么事无巨细,甚至还会写出一个操作细则的小本本,时不时拿出来看看,还修改几番,添加一下。

能想到什么办法,都用上。

比如狄咏还得去装逼,这回装逼,是有目的性的装逼!

先发一大堆帖子,坐等黄昏!

王安石,司马光,范纯仁,刘几,梁彦昌……这些老关系自不用说。

还有一些不熟的人,也发了帖子,都是新一代人物,比如有一个妙人,考上了进士,但他把朝廷进士的敕诰文书一扔,自己不承认自己考上了!

为什么?因为他家中还有一个侄子与他同年一起考的,他侄子比他考得好,把他气得拒不受敕,这一届不算,非要下一届再考,再考,考了个第五名,舒服了,高高兴兴当官去。

这个人就是章淳!章淳能这么牛逼,那也是因为人家家世不凡,他爹章俞以前也官居三品!章家是大族,章淳父辈,章得象,也是当过宰相的。这一家子,那是妥妥顶级豪门。

狄咏这回,就给章淳也发了帖子,就是因为那拒不受敕的牛逼事。几十年后的章淳,那也是宰相。

狄咏还不仅请了文人,另外还请了一些武人,比如杨得忠雷达等人,不多,但也有。

请了一大圈不说,狄咏还在帖子里嘱咐,各位还可以带一些自己亲朋好友、后辈子弟一起来……

狄咏自己也带了苏轼一起,但也并不去请那些真正的朝堂大佬。

地点不用说,自然是樊楼。为何非要去樊楼呢?因为狄咏家中,没养一大堆的歌舞伎,只有赵允让送的两个女子,没排场……

枢密使相公组局,请大家开派对!

倒也没什么其他意思,就是请大家来看小狄相公装逼。

有时候,不论什么圈子,也都需要这种聚会,这是狄咏的未来!

樊楼雅苑,今日闭门谢客,其他客人,都在外院,雅苑被小狄相公包了场子,花费甚巨!

天色将黑未黑,樊楼门前,早已车架停满。

小狄相公早早就到,坐在主位,时不时起身与人回礼,笑说几句寒暄,抬手安排一下落座。

倒是这般场合,自然也有其他用处,比如王安石来的时候,带了人来,便也就是给狄咏介绍的:“子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