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7章 苏轼表示很震惊(1/2)

孙沔与苗继宣,当真好用,干活,还是得找年纪大的……

连带梁适也好用,在四海钱庄的许多事情上,当真是井井有条,倒也不是说梁适如何擅长理财或者数学。

梁适最拿手的,还是人事管理上,钱庄扩张太快,所以人手上不免参差不齐,甚至也少不了一些滥竽充数,自然也少不了那些偷鸡摸狗之事……

梁适这般老道之人,在理顺管理人事的问题上,看人精准,手段果断,而且……老谋深算,那真是手拿把掐,甚至哪里出了问题,他甚至都不用如何去调查,找几个人谈谈话,皱着眉头静坐一会,便能把其中猫腻搞得十之八九……

狄咏每天摸鱼……

文官系统,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定……

当然,摸鱼也是正事,那就是带着苏轼出去耍,看看人间疾苦,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苏轼是真的年轻……

年轻人,就会在很多时候过于天真,过于自我,过于一厢情愿。

这也是阅历的重要性。

给苏轼洗脑,显然并不能以说教的方式,因为苏轼太过天才!

不能过于说教,却又要真正深入一些问题……这也让狄咏伤透了脑筋。

苏轼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族子弟……

贵族子弟这个东西……

狄咏似乎找到了一种方式……

樊楼这种老地方,是狄咏与苏轼没事就要去坐坐的。

狄咏如今不需要再如何沽名钓誉了,早已是一种高手寂寞的感觉,苏轼却还处在声名鹊起的过程中,所以苏轼需要装逼,需要一出手,满场黯淡……需要无数花魁大家们为他传唱词句,传遍天下……

所以狄咏还是时不时带着苏轼到樊楼来。

但来也不能白来,狄咏为苏轼精心设计了洗脑课程!

才刚刚入黄昏,狄咏就带苏轼到了樊楼,雅苑之内还并无客人,花魁们还在梳妆打扮……小厮们正在加紧为晚上的宴席准备着。

盘碟碗筷,笔墨纸砚,甚至有专门准备墨水的小厮,几个人,就干一件事,不断磨墨,是的,墨是要墨条磨出来的,把墨条放在砚台上,慢慢加水,不断碾磨,不能快了,也不能慢了……

无聊而重复,为几十上百人准备墨水,几个时辰磨个不停,大汗淋漓,左手麻痹了换右手……

今日来得早,狄咏与苏轼落座,自也是有人上前伺候,茶水点心……

还伴随着“沙沙沙沙”的摩擦声……

狄咏忽然问了苏轼一语:“子瞻,你说这人呐,来到这个世上,到底是为何?”

苏轼只当是闲谈,答了一语:“这倒也不好说,实在不能涵盖而言,若是真要说其中一二,道家嘛……说人生来,是为了……超脱?超脱世俗,超脱万物,大自在,直白点,那就是飞升成仙之类的。释家嘛……嗯,大概是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此生受苦受难受委屈,但要保持一颗佛心,修来世,佛家讲究的就是一个来世。渡人也好,渡己也罢……不过佛家如今也学了道家,也说什么成佛之类的超脱。但要说到读书人,说咱们,那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还别说,二十刚一出头,苏轼当真就是博闻强记,涉猎极广,也就是苏轼这般家世才容得他如此涉猎极广……要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不愁吃穿,不愁旁事。

狄咏点着头,抬手一指,指的正是那几个磨墨的小厮,问道:“子道,那你说他们几个来到这世上是为了什么?他们十有八九一不礼佛,二不修道,三不读书识字,那他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一句话,倒把苏轼给问住了……却也让他立马皱眉沉思起来,终究还是有个答案:“他们,超脱不得俗世,也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兴许是佛家之言,生来受苦,来世可得自在。”

狄咏接着又问:“那你觉得他们苦吗?”

苏轼点头,也露出一些怜悯:“他们自是苦的,无家财万贯,不能读书识字,见识不得天下之大,见识不得万事万物之礼,所谓众生皆苦,他们最苦……”

狄咏微笑着,却说了一句儒家之语:“子非鱼!”

“子道兄,我非鱼也,自是不知鱼之乐,但他们是人,我也是人,我岂能不知人之苦乐?你看他们,左手僵硬了,甩左手,右手酸痛了甩右手,满头大汗,几个时辰就干一件事,不过求得一口饱腹而已,如此,岂能不苦?”苏轼还真杠上了。

这就是所谓的坐而论道。

狄咏也不多言,而是忽然抬手一招:“来个人!”

“还请相公吩咐!”

“把那几人叫过来!”狄咏吩咐完,又对苏轼说:“苦不苦,且问一问,就如你说,你非鱼,所以不知鱼之乐,但他们是人,你知人之苦乐,便看看你到底知不知人之苦乐。”

苏轼微微有些惊讶,他虽然杠了一下,但也自以为是闲谈而已,却没想到狄咏这么认真。

几个小厮立马就来了,躬身低头,站在当面,还有些紧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