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7章 这个狄咏,当真不识好(1/2)

一地鸡毛的事情,却终究又成了狄咏的事。

谁叫他又是这赵家的女婿呢?谁叫他这老丈人对他是真的好呢?

躲也躲不开,避也避不了。

狄咏深吸了一口气,开口:“头前带路。”

那躬身之人又是大礼:“谢狄学士!”

车驾嘎吱嘎吱,铁甲牛大为车夫,身后还有十几个骑士为护卫。

道路也不绕,直去汝南郡王府,也不藏着掖着。

这种事,对于汝南郡王府而言,藏着掖着,还不如光明正大,光明正大还显得更加合理。

毕竟狄咏娶赵徽柔,汝南郡王赵允让作为知宗正寺,作为皇家大总管,是应该他操持的。

汝南郡王府,占地极广,这赵允让,也豪富非常,在皇家里,是有名的仗义疏财,不论哪家来借钱,他都极为舍得。

甚至有人把他最喜欢的一条犀牛角的腰带借去,他也不说二话,就这一条腰带,就值几百贯的价钱。借去了,久久不还,赵允让也从来不叫人去催促。

宗室子弟,没有谁没受过赵允让的恩惠。钱财都是小事,连宗室子弟读书进学,赵允让都一一过问,一一叮嘱,甚至时不时还一一考教。

其他家长里短的事情,那就更不用说了。

狄咏入府,一路直去正厅。正厅里两人,赵允让与赵宗实。

汝南郡王赵允让,与皇帝赵祯长得还有几分相像,但他有二十多个儿子,五个女儿。

见得狄咏入厅,赵允让直接起身,笑着招手:“子道快来,可等煞我也!”

狄咏也笑,快步上前:“王爷折煞小辈了……”

“哪里的话,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来来来,坐坐坐……”赵允让盛情非常。

狄咏还得与一旁赵宗实打个招呼:“见过大将军。”

赵宗实微胖,很白,模样看起来很老实,有那么一点憨厚的味道。将来,他就是皇帝,在仁宗皇帝弥留之际,改名赵曙,正式为皇子,克继大统。

但赵宗实还真不老实,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欺负曹皇后,曹皇后那时候拿着皇帝大宝,也就是玉玺等物,并没有直接移交,赵宗实欺负她,自然就是想拿到这些东西,这一点上,倒也不说什么对错。

但赵宗实接着就做了一件过分的事情,发动了“濮议”,干嘛呢?就是要给他死去亲爹赵允让封皇帝之尊。那时候赵允让已经获封濮王,头衔早已到了最高,却是不够。

就好像一个继子,继承了继父的遗产,他转头就与人说,我这遗产不是继父的,是我亲爹的,还要所有人都承认这一点,承认他亲爹赵允让也是皇帝。

右卫大将军赵宗实,自然要与狄咏回礼,依旧憨厚笑着:“子道啊,以后常来,咱们一家人,定要常常走动才是……”

狄咏笑着回应,落座,却问:“不知王爷急着召晚辈来所谓何事?”

赵允让摆摆手:“自是婚娶之事,皇家婚嫁,不比一般,自是要与子道说个章程,不过这事倒也不急,到时候子道你就听候安排就是,老夫召你来,也是想与你叙叙家常……”

这他妈的,叙叙家常……

什么家常?

遗产怎么分?

给你不就是了吗?老子又不姓赵,又没资格分,如果在后世,老子还真就要到法院去告你。

“婚嫁之事,晚辈也不懂,只能先行谢过王爷了!”狄咏滴水不漏,却是这滴水不漏,自然也就显得不那么亲近。

赵允让倒是依旧笑容满面,开口:“子道啊,领兵打仗,可辛苦?”

这是话头,就等着狄咏说一番打仗如何如何辛苦,战阵军中什么什么事……

“还好,不算辛苦,自小在军中长大,习惯了。”狄咏实话实说,主要是心中亲近不起来,他也不是有意要拒人千里,实在是下意识里不想参与这狗屁倒灶的事。

更重要的是,狄咏猜想到了皇帝的某种态度,便也知道自己应该是个不偏不倚的角色。

这个不偏不倚,对于皇帝来说很重要。皇帝需要狄咏这么一个角色,还有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保证政权的顺利交接,不论这皇位最后是谁的,一定不能出现乱事。虽然这大宋朝非常平稳,但自古以来,皇位争夺就是乱事频发。更何况仁宗皇帝这种没有儿子的,危机自然更大。

一旦真出乱事,那真是天下大乱,一不小心,家国沦丧。

所以狄咏这种角色,必须保证不偏不倚,不论谁上位,都要保证坐得稳,不出事。

赵允让见狄咏不那么上道,面色微微有变,却还是一脸的笑,再找个话头:“子道啊,你自己对这婚嫁之事可有什么想法?若是有什么想法,尽管道来,能安排的,都给你安排,皇家嫁女,如何盛大也不为过。”

狄咏摇着头:“晚辈并无什么想法,全凭王爷安排就是……”

赵允让还在笑,却不起话头了,心中了然,知道这次接触,意义不大了,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