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许多事情,就是这么微妙(1/2)
唉……
狄咏有点头疼,他下了那掳掠人口的命令,却一直都不曾亲自去见一眼,终究还是心中有善意,眼不见为净。
但是杨得忠这厮,非把人带到他面前来看。
这话怎么说呢?你杀了人家父母,杀了人家兄弟,兴许也杀了人家丈夫,抢了人家的财产,然后你还要……
这事啊……
且不说狄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终究心里这一关也过不去。
人身安全这一关也说不定,死在女人肚皮上的英雄豪杰,古今中外,多了去了,谁能保证那些有国仇家恨的党项女子不会趁机给狄咏来一刀?
还是卖了吧,都卖了,一个不剩。也不拿来分,这玩意,分不平均,分谁不分谁的,到时候还引起内部矛盾。
卖完的钱,终究还是给麾下将士们的,抚恤给完给赏赐。
狄咏再下一道军令,掳掠的人口,任何人不得染指,尽皆发卖,运到汴京、运到江南去卖,在这些地方卖得起价格。
来一批走一批,不在石州多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女人。
钦差冯京来了……
狄咏自然不比苗继宣,他还是会亲自站在衙门口迎接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口中也是尊重:“冯待制辛苦!”
冯京倒是有些受宠若惊模样,也连忙一礼:“狄学士才是真正辛苦。”
冯京这个钦差,也是做得难受,在苗继宣那里,其实连顿饭都没有吃上,还让冯京在路上吃干粮。
苗继宣兴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脑子里,都是建城的事情,也是因为狄咏有命,战罢之时,城池雏形要建好,也就是四周高墙要基本垒起来,工期太紧……
狄咏这里,自然酒肉要招待好的。
两人入席,还得有在石州的军将们来作陪,一直在延安府的小太监李宪也到了,他已经到石州两三日,不为其他,还是来管账,战利品与抚恤发放的账目。
冯京从麟州出来,五六百里路程中,这算是第一顿正式的酒菜,吃得倒是起劲。
边吃还边说:“以往在诗词文章里多听边塞艰苦,如今才知,边塞是真苦!”
狄咏点头答着:“戍边将士最苦。”
冯京连连点头:“是极,此地,风霜冷,气候燥,将士们为国戍边,实在不易……”
诶……这么聊,那就有点意思了。
冯京,狄咏以往是真不熟,只算见过,没什么交集,但是冯京几番话语,听得狄咏很是受用,这叫话语投机。
那就说点正事:“冯待制远来,不知所谓何事?”
冯京放下了筷子,这话还真不好答。将士用命,厮杀血战,功勋卓著,主帅当面,你要说是朝廷觉得战功有假,起了疑心,那在这种场合上,特别是许多军将皆在,不免就有些寒人心了。
冯京智商情商都在,笑答:“陛下得捷报,喜出望外,特命在下来看望边镇将士,以为重视!”
狄咏看着冯京,回过味来了,皇帝派钦差来看望,空手来?不说多大的赏赐吧,一封嘉奖的圣旨也该有啊?
看破,但不说破。
只看军将们高兴就是……
狄咏只答:“陛下隆恩,军中将士有感,必是更加奋勇!”
军将们也连忙起身,向着东南汴京方向遥遥一礼,皆言:“谢陛下隆恩!”
冯京点着头,心中很是满意,这种善意的谎言,还是有意义的。
酒宴之上,便也是寻常话语。
酒宴之下,众人散去,狄咏与冯京酒后吃茶,只有一个小太监李宪在身旁陪着,还主动伺候着茶水之类……
狄咏也就不藏着掖着了,问冯京:“冯待制此番来,怕也不是来看望边镇将士的吧……”
冯京颇为尴尬,尴尬一笑:“狄学士果然不比常人啊……”
狄咏也笑了笑,直白一语:“怀疑战报有假?”
狄咏何许人也?还能猜不到端倪?他自己也知道这场大胜,胜得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冯京还想往回说,摆摆手:“也不是怀疑战报有假,就是朝廷诸公与陛下想知道一下战事确切情况罢了,关心嘛,都关心而已。”
狄咏直接又问:“何人最关心啊?”
就是问,谁怀疑战报有假非要派个人来看?谁跟老子过不去?显然狄咏可不相信冯京的打哈哈的话语。
冯京尴尬的笑也停了,这话若答,那就是做坏人了,官场,人情。但是这话不答吧,狄咏回京之后,也不可能不知道。
不答呢,虽然是点小事,但狄咏肯定心中不爽,此番狄咏立得大功,回去定然加官进爵不说,皇恩更甚。
答了呢,狄咏会念一个好,两人会有一个基本的亲近,来日官场之上,那就算熟人了,有交情的熟人。
也不至于得罪了文彦博,因为这事,也不是什么隐秘之事。
一番思索之后,冯京严肃几分,答了一语:“文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