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大哥,走,带你认识认识?(1/2)
随着上车的孙之文一脸疑惑问道:“大哥,去何处?”
装逼场地,自然还是樊楼。倒也不用狄咏开口,刘几答道:“樊楼!”
倒也不必狄咏介绍,最近这段时间,狄咏是埋头苦读,但孙之文还是真的经常上门来,哪怕只是与狄咏打个招呼,也会来坐坐,所以已然与刘几也混了个脸熟。
孙之文连忙吩咐车夫快往樊楼去,这个时间点,正是晚饭点,以往这个时候去樊楼倒是时间正好,而今却不一样了,这个点去,怕是已经人满为患了。
孙之文也还说:“早知兄长今日要去樊楼,小弟早早去订好雅间就是……”
刘几知道孙之文意思,答道:“无妨,雅间早已备好,就等大哥人到了。”
其实按理说,狄咏如今的身份,再去参与这些士子争夺的事情已经不太合适,因为狄咏早已是六品高官,别说六品,就如司马光那种七品官都早已不参与这些事情了。
小孩打架,哪里有大人上场的道理?
奈何狄咏就是有这脸皮,因为他今年也进考,他也是国子监士子。
到得樊楼,为了装逼装出格调牌面,狄咏并不下车就入,还特意在门口站了站。
等的就是人来人往的门口,那些忙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小厮们发现狄承旨大驾光临。
发现之后,几个小厮立马上前而来,躬身作请,一堆的吉祥话。
狄咏此时才点点头:“嗯,生意不错嘛?”
“那都是托狄承旨的福气!”小厮连连躬身。
“嗯!”入门之后,狄咏又不走了,而是就站在门口处,四处打量起来。
小厮们自是此起彼伏的呼喊:“枢密院狄承旨到!”
“枢密院狄承旨大驾!”
嗯,牌面够了,狄咏也左右打量的得差不多了,四处的人闻言也都看到他了。
“狄承旨今日怎么有暇?”
“承旨,幸会幸会!”
“见过狄承旨!”
……
狄咏笑着拱手,频频与人回礼:“客气客气!吃好玩好……”
狄咏还有点主人家的派头,能与他脸熟的,那也多是汴京城里的文人。
自然也有许多不认识狄咏的,还问呢:“这人是谁啊?如何这么大的派头?还还……还别了一柄刀……”
“姓狄的,那还能有谁,枢密狄家狄咏狄子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他?没有听过他的词曲?”
“哦,狄子道啊?难怪带刀,武夫门第,倒也合情。我在江南也听过几曲,倒是不差的……”
“嗯,不差不差,有点才华,不过在我江南,这般才华之人,倒也不少!”
“那是,不说旁人,就说婺州滕甫滕达道,那是风姿绰约,文才绝顶,旁人不可比也!”
滕甫是谁?后来叫作滕元发,就是这一届的探花郎,范文正公家的亲戚,范仲淹的小小小……小表弟。
旁边还有人说:“我天府之地,杨绘杨元素可是第一,那着实了不得,才名通达四川!”
杨绘也是个大才,这一届榜眼,以后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就是御史中丞,喷了王安石然后就倒霉了。
这两人,再加一个江西郑獬,一甲三人,三个南方的,北方是毛都没有摸到。
也是现实如此,南北差距就在这里。
众人议论纷纷,南来北往的,都有各自的见地。
狄咏一路牛逼带闪电,隆重登场,不得片刻,已然前呼后拥而起。
一时之间,许多京畿士子,北方士子,那都是喜笑颜开,便是知道今日可能要农奴翻身把歌唱了。京畿这边的把他当自己人,洛阳乃至西北来的,陡然也把他当了自己人,刘几就是洛阳来的了。
刘几的雅间里,那是挤得满满当当,有熟人,有面熟的,有互相听过名头的,有熟人的熟人上来混个熟人的……
孙之文看得是一脸的崇拜,心中只有一个字:大哥,牛逼! 今日这场面,倒也不同以前,并不是什么诗会邀约,各处的花魁大家们,如何也不可能抢得过各地士子的风头。
男人与男人在一起,那自然是吃酒开心,反而没有了女人什么事,真的争风吃醋,原因还就真不在姑娘身上了,反倒姑娘成了陪衬。
因为姑娘本来是个传播平台,而如今天下文才齐聚,这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平台,这个平台已然就超越了什么花魁大家。
以前是汴梁文才论坛,而今是大宋文才高端顶级论坛。
先吃酒,混脸熟!
雅间与雅间,门都是开的,来来去去,推杯换盏。这个是这个的朋友,那个是那个的亲戚,这个几年同窗情,那个家乡三五里。
反正最后,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与狄咏狄子道喝一杯,不为其他,就为汴京这块地,再加西北玄天几片云,就属狄子道牛逼!
孙之文这举子考不上,国子监也考不进的人,竟然开始到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