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九章 维新朝的第一枪(2/2)

的丐帮真正成形于明代,因为明代对乞丐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各省的府、县、乡均任命一个“丐头”。

丐头听官府指挥,还可以世袭。

官府一掺和就牵涉到权力和利益之争,所以事情变得复杂。三百多年下来,乞丐组织和真正的帮会又互相渗透,慢慢就变成了如今的丐帮。

不过归太认为丐帮属于作恶多端的组织,不仅以强行乞讨为生,还是人口犯罪的组织者,所以必须严厉整顿。

“...各县都有一些店铺受不了丐帮的骚扰,定期向他们缴纳钱款,丐头给这些店铺一张纸,挂在门前,上写一应兄弟不准滋扰,或者画个符号,众乞丐就不去这家店铺乞讨了。”

“通常本地或者外来的乞丐,都会加入丐帮,但也有一些人不愿加入,本地丐帮只好由着他们。如果那些交过保护费的店铺被外地乞丐恶意骚扰,丐头就会出面解决。”

归太讲,丐帮没有统一的帮主,而是若干帮主,就是每个府都有自己的帮主,相当于区域负责人。

所以想要统一丐帮,将上千万青壮空闲劳动力掌握在手中,不让他们为非作歹扰乱治安,而是成为国家发展的有利推进剂,第一步就是打击这些帮主,摧毁他们原有的组织体系,以及寄生在他们身上的渔肉阶层。

打击这方面,来旺有发言权。

据他讲,乞丐一般来说分为乞丐、技丐、力丐、残丐、诡丐、官丐等等。

乞丐就是光要饭要钱的那种,定期上交收入,不上交就会被打,真正的底层。

一般是老弱病残。

技丐就是会些本领,如武术之类的,除了靠技艺赚钱,也充当平事的打手。

前几年贾六在山东平定常胜军时,那个乌三娘早年同丈夫就属于技丐,江湖卖艺讨碗饭吃。

力丐和技丐差不多,动辄成群结队跟矮罗子差不多。

典型的不稳定群体,遇上大乱这些力丐之中往往也会涌现一些了不得的人物,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如康熙年间的广东水师提督吴六奇就是力丐。

残丐就是残疾的乞丐。

“大多数残丐不是天生残疾,而是为了看起来可怜而自残或者被其他乞丐打残。”

来旺说他调查的一些残丐有半数以上都是打小被拐被卖的孩子,十分可怜。

官丐则是乞丐的情报人员,身处全国各地专门打探消息,也为朝廷官员服务,有时候还帮朝廷压制不安分子。

大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贾六给老富划了个路线图,先从京师开始,让归太和来旺全力打击盘踞在京师的丐头帮主,然后将京师地区的乞丐整合起来。

手段可以强硬些,不服从管理的交由顺天府统一发往宁古塔改造。服从管理的则按原先制定的三个任务加以输送,贾六这边会让相关部门暗中配合,提供基本吃住和劳动工具。

老弱病残则移交顺天府专门安置,安排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活计。

之后组织各省分舵,用武力打击当地丐帮头头,委任安插信得过的人员,从而实现丐帮自上而下的管治,为大清的工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必要时候朕可以让军队配合你们,对于作恶多端的丐头,朕许你们施以残暴手段。”

贾六说话间从抽屉拿出十万两银票,用于老富这个帮主整合天下丐帮的启动资金。

别看这个钱少,但很快就会滚雪球积少成多,变成天文数字。

因为各地丐帮的头头们非富即贵。

可不是真如洪七公那般的穷人。

无权无势的当不上人家丐帮的头头脑脑。

这也是老富爽快答应的原因之一。

老家伙不可能不知道丐头们有多肥的。

归太刚才讲了,京城就有一个高等丐帮,丐头出行手中拿一柄“黄杆子”,成员全是游手好闲的旗人。

不过平常不会上街乞讨,只在每年端午、中秋和过年时成群结队出来,不要饭,只要钱。

由于旗人身份,这些乞丐横行霸道,外城的汉人都怕他们,顺天府也不敢管。

而充当丐头的甚至有宗室成员,都是好勇斗狠的,因为不狠镇不住场子。

“那就先从这个八旗丐帮开始,让我们向全天下的乞丐打响维新第一枪!”

贾六拍板第一个打击目标,端起酒碗深情看着富帮长和两位长老:“朕在这里静侯佳音同时,也预祝三位在丐帮一帆风顺,将事业做大做强,来,干了这一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