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大结局:未来可期(2/3)
都不想被过多关注,只想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
秦昭昭就属于后者。
可是现在她的热度实在太高,而且这还不是像有的明星那样花钱买的水军炒起来的热度,而是完全靠着热情的网友们一点点攒起来的关注度,都是实打实的。
不过好在,即便互联网上信息冗杂、众说纷纭,但是关于秦昭昭没什么负面的消息和评价。
主要也是她确实没干什么被挂到网上会让大家唾骂指责的事情,道德品行上没瑕疵,倒是怎么被扒都不心虚。
不过这种趋势还是应该控制一下的,秦昭昭找了连珏帮忙和几个比较大型的社交媒体软件打了招呼,又请学术界的前辈和学校方面去和主流媒体们交涉了一下,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报道。
互联网的记忆很短暂,度过了风口浪尖,自然关注度就降下来了,但是“小秦老师”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梗”,特指那些全能又出色的天才。
经常看到网们会评论一些类似于:
“你以为你是小秦老师啊?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不配,有时间多读书吧!”
“这人简直是厨子界的小秦老师啊!”
而小秦老师本人表示:勿q了。
秦昭昭的爆火对他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这个影响的时间和强度都是有限的,秦昭昭依旧像往常一样做着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过得充实。
时间倏忽而过,秦昭昭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参与了遥感考古技术改进计划的实验,和遗址的二期开发计划制定,两项任务都完成的非常的出色。
而且这也向世界考古学界证明了,华国已经拥有了适合自己国家实际情况的遥感考古仪器设备。
与此同时,秦昭昭还在一直忙活着自己的毕业论文内容。
她的毕业论文选题自然和她一直致力于的科技考古相关,全篇一共写了将近十万字,基本可以当做一本书发表出版了。
而这篇论文,基本全部都是秦昭昭这些年自己独立研究出来的成果,很多都是开创性的,因此最后面的参考文献只有薄薄得一层。
在很多情况下,参考文献少的论文会被认为是前期调查不够详细,对于学科的发展现状了解不足,但是秦昭昭则格外不同,没人会把这样的评价和她联系在一起。
原因就是她自己本身就已经可以算是这个学科现在的顶梁柱、开路者了,她前无古人,后有来者,自己本身就是标杆一样的存在,还能去参考谁呢?
在秦昭昭提交了答辩申请之后,主动提出想要参与秦昭昭的毕业论文答辩。
因为这样的要求实在太多,不仅有校内校外的老教授们,还有各个考古所和文物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最后就导致了秦昭昭那论文答辩现场整得跟发布会似的,坐了二三十号人,这还是已经精简过了的人数。
答辩过程自然是很顺利的,秦昭昭对自己这篇论文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疏漏,全都了然于心,对于老师们的问题自然对答如流。
进行到后面,秦昭昭甚至已经不太像是被考核了,完全就是在上面讲课,台下的老师们一边点头一边狂记笔记,面露思索。
然后争先恐后地想要得到下一个提问的机会。
有位华科大的老教授在秦昭昭答辩完之后找到了她,说是自己想要编写一本《科技考古》,作为以后科技考古专业学生们使用的教科书,希望秦昭昭可以和他一起进行编写,秦昭昭自然欣然同意。
答辩通过之后,又过了几个月,秦昭昭穿着博士长袍,作为毕业生代表,在京大的毕业典礼上做了精彩的发言,说到动情之处甚至还留下了眼泪。
秦昭昭对京大的感情是非常之深厚的,她在这里已经度过了重生之后的大半个人生,这所学校以其特有的开放包容、温柔敦厚的气质滋养了秦昭昭,让她拥有了健康自由发展的一片天地。
秦昭昭的眼泪不仅仅是因为不舍——也没什么不舍,毕竟之后换一个身份还要在这个学校待上几十年呢——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慨吧。
感慨自己的学生时代一去不返,感慨这些年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有了收获,感慨自己的奇妙经历竟然真的造就了一个和她上一世截然不同的人生。
秦昭昭结束了自己的演讲,在所有人的掌声和祝福里轻轻低下头,让校长为她拨穗。
台下的秦建明和许洁云都穿着正装,两个人手臂挽在一起,眼含热泪地看向台上的女儿。
这一刻他们的心情无比复杂,骄傲自豪是有的,激动是有的,还有着一种类似于:女儿长大了,即将要踏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怅然。
今天是秦昭昭作为学生的最后一天。
而明天,她即将要走上讲台,去实现自己新的目标。
毕业典礼结束之后,被校领导和数学院以及考古文博学院的领导们拉着拍了一圈照的秦昭昭才匆匆地赶到前面,和爸爸妈妈汇合。
“这儿呢!昭昭!”
“哎,我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