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3章 幽州捷报(1/2)

洛阳,南宫玉堂殿前殿。

今日朝会的气氛,依旧沉重无比。

卢植北上平叛,在冀州与叛军主力斡旋,至今未有成效。

朱儁被颍川黄巾大败,前日又传来消息,南阳黄巾张曼成杀死郡太守褚贡,汝南黄巾在邵陵县击败了太守赵谦等等。

诸如此类的坏消息接连不断,天子刘宏面色难看,质问朝堂衮衮诸公该如何是好。

堂下主公各个低眉顺眼,不发一声。

陪侍在侧的张让见状,眼珠子滴溜一转,意有所指的道:

“陛下,前日向侍中建言应对叛军,不消出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今依向侍中所言,已过数日,贼子不仅未灭,反愈发猖獗,不知是何道理。”

张让所言向侍中,乃是侍中向栩。

此人乃是东汉初闻名天下,自诩‘老子传人’的名士向长的后代。

和他的老祖宗向长一样,向栩骨子里继承了向长那股‘与众不同’的味道,以行为举止异于常人而闻名天下,一度被天下士人当做高人。

多次被征辟皆不应,后来一朝出仕,便直接官拜两千石的赵国国相。

再后来更是被特召入朝为侍中。

平日里,向栩保持高人形象,在朝会上一言不发,一副一脸正气生人勿近的样子,但凡有人进言,便直勾勾的盯着那人看,盯得人毛骨悚然。

直到黄巾之乱爆发,向栩第一次进言,便是惊掉众人下巴的‘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

同时,向栩还对朝堂诸公指指点点,讽刺了不知道多少当堂大佬,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张让、赵忠等大官宦。

可笑的是,天子居然信了,真的派将士站在黄河南岸,面向北大声诵读《孝经》。

不过却是两面下注,一面出兵,一面读《孝经》。

如今已过数日,张让不提醒,他都忘了这事。

张让向来是个小心眼的,此前向栩讥讽便被张让记住了,如今有机会,又怎会不趁机落井下石?

刘宏闻言,阴沉着脸看向向栩。

“向卿,烦劳为朕解惑。”

“这……”向栩此时脸色并不好看,却强作镇定,徐徐道:“定是那读《孝经》的将士心不诚,未感动上苍,才至于此。”

张让接道:“那黄河南岸诵读《孝经》的将士何止百十?纵是有人心不诚,难不成竟无一人心诚耶?”

刘宏脸色更是阴沉,向栩的脸则刷的一下苍白,,还要再辩,却被此前被他攻击过的博士祭酒打断。

“陛下,此廖沽名钓誉,空有其表,名不副实,只会妖言惑众!微臣请斩此廖!”

“陛下,向栩此人举止癫狂,常做疯状,庙堂之上都敢疯言疯语,怎可窃居高位!”

“陛下……”

一时间,攻讦向栩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朝会嗡嗡的乱成一团。

刘宏越听越是生气,他面若寒霜,抬起手示意噤声。

作为东汉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刘宏在朝堂上还是相当有威信的,见他抬手,主公默契的停止了攻讦。

刘宏再次问向栩:“向侍中,你可还有话说?”

“陛下!”向栩一脸悲痛的看向刘宏,不死心的继续做戏,“陛下!我朝以孝治天下四百余载,如若将士心诚,苍天岂有不救……”

“闭嘴!”刘宏突然大喝一声打断了向栩,“来人!将此廖给朕拖出去斩了!”

向栩闻言双腿禁不住一哆嗦,紧接着一股骚臭味传出,很快蔓延到这富丽堂皇的玉堂殿每个角落。

他知道自己这次真的完了,做戏做了一辈子,终是将自己的命做了进去。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进这庙堂,如老祖宗般抛下妻子云游天下岂不乐哉?

可终究,他还是舍不下家中妻儿啊。

不然又岂会为了养家糊口做了大半辈子的戏?

殿外进来两名侍卫,不由分说拖着向栩就往外走,一路留下一道散发着怪味的湿痕。

“捷报——八百里捷报!幽州传来八百里捷报!”皇宫负责通传的侍卫一声接着一声往玉堂殿传递。

刘宏此时也听到了外面的喊声,恍惚间以为自己听错了,看到满朝文武也和自己一样呆住,才知没有听错。

“宣!快宣!”刘宏大喜过望,满肚子气瞬间消散,就连向栩留下的骚臭味都不顾了,竟直接踩踏着他留下的痕迹来到玉堂殿门外张望,翘首以待信使的到来。

待到信使一路小跑到殿前,刘宏立刻问道:“何处捷报?”

“回陛下,幽州涿郡涿县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