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2章吐槽皇帝老儿,存够实力(1/3)

“你娘去地里看菜去了。”杨氏回到,“昨夜下了点雨,你娘怕田里积水会烂根,便带人去田里了。

这个时候还未回来,估摸是田里有了水洼。”

“不是挖了排水沟么?”明珠不解。

“咱们家的田排水好着呢,是三柱家那块田一下雨就攒了老多水。”

三柱家的七亩田,地势凹凸不够平整,是以每次下雨,上面都会有很多水洼。

菘菜不喜湿,水气过重容易烂根。

“你娘也是不放心,这才带人去瞧瞧。”杨氏看了看天色,“估摸也快回来了。”

提起三柱,明珠这才想起,三柱当初偷沈家的千金菇,引发青石寨残害妇女一案。

三柱因为年纪小,被判了半年,其父代服苦役三年,而他们欠下的债,用自家七亩田以出租的方式抵消债务。

三柱娘也被强制在沈家干活抵债。

算算时间,差不多两年了。

“奶奶,三柱家的债,应该还得差不多了吧?”

突如其来一问,杨氏愣了一下,而后又算了算,“做完今年应该差不多了,他们家总共欠了我们十五两银子。

我们租用他们家两年的田,三柱娘给我们干两年的活,算起来也还得七七八八了。”

沈家如今不差钱,杨氏的格局也随之打开,“咱们家现在不缺人手,就让三柱做年底吧,等年后收了菜,就把田还给她。”

“奶奶好胸襟。”明珠赞道。

“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斤斤计较,何况他们也受到了惩罚。”杨氏高深道,“有时候,放过别人,亦是在成全自己。”

明珠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老太太出身乡野,也长于乡野,可为人处世的智慧,却高于大多妇女。

祖孙两逛了一圈,便打道回府了,沈青山四人则是回学堂。

“忙活了两天,这老腰都快要散了。”杨氏拍了拍后腰,“年纪大了,稍微干点重活就手酸腿酸的,真的是年纪大了!”

“奶奶,以后这些重活交给下人来做,你在旁边指挥就行,别亲自动手了,万一伤到腰怎么办?”

“我没怎么动啊,就搬了几个凳子而已。”杨氏不承认。

明珠也不揭穿,“奶奶,我给你清露,你每天睡前都有喝吗?”

“记得就喝,不记得就不喝!”

“那给你的凝珠呢?”

“你不说我都忘了。”杨氏心虚的拍了拍偷,“哎呀,真是年纪大了,不是忘记这个就是忘记那个。”

说着,快步进入房中,生怕明珠过来,还把们给关上了。

明珠“……”

老太太心虚什么?

明珠眨了眨眼,语气透着两分无奈,“奶奶,清露和凝珠都是好东西,你忘了便忘了,我又不会拿你怎样,你走那么快作甚,我还有话还没说完呢?”

“我困了,有什么话我醒了再说吧!”

明珠“……”

她严重怀疑,老太太是不是把这个月的清露和凝珠,偷偷拿去给二叔了,不然不会是这个反应。

但,她没证据。

见老太太真的不出来了,明珠对身侧的苏公公道,“悄悄打听一下,老太太是否让人去了七树沟。”

不是她吝啬,而是清露和凝珠产自空间,给沈兴之用,她是不乐意的。

“是。”

苏公公得了任务,立即退了出去。

明珠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坐在梳妆台前,由路女官卸发。

“等会你去看一下赵竹林,若是他的状态还可以,便让他叫几个壮丁,后日一起去景田镇。”

被女土匪强上,换做是谁,都觉得屈辱,何况赵竹林根正苗红,还未娶妻。

“乡君是想让赵掌柜去那边跑商么?”路女官问道。

“景田镇的玉竹酒斗酒三千,玉泉浆更贵,一盏三千,便是银纹鱼,最便宜也要一斤三百文。”

上次,她拿了六条活的回来,花了差不多二十两。

“我们有船,自是不能错过这样的好物。”

“乡君英明!”路女官赞道,“津西到田洲,骑快马也要五六天,咱们坐船不到半天便能到,若是把玉竹酒和玉泉浆引进羲和城,定能大赚一笔。”

见路女官懂自己的意思,明珠笑了,“你倒是机灵。”

“是乡君教的好,换做以前,奴婢哪里懂这些,还不都是跟乡君学的?”

明珠笑笑,“再过两天便初十了,派人去江家村与我二舅说一声吧,也好让他挣点聘礼。”

“奴婢这就去安排。”

路女官走后,明珠来到床上,刚躺下,识海里就传来小空的声音,“小明珠,你也会酿酒,为何不自己做?”

“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何况我年岁还小,若是好东西都拿出来完了,日后还怎么升职?”

明珠秀眉微挑,“我总不可能一直做个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