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挖藕了,送一车(1/2)
“爹爹,这是我的乡君令牌,你收好!”
镇外的三岔路口处,明珠把令牌塞给沈镜之,郑重道,“有必要事,可先斩后奏。”
言外之意,很明显。
要是有人不识趣招惹过来,别心慈手软,死了算她的。
沈镜之的心瞬间软成一团,“放心吧,爹爹还没那么差劲。”
“爹爹一直很优秀。”明珠漾出浅浅的笑容,“我也相信,爹爹和奶奶能平安归来。”
沈镜之摸了摸闺女的头,“时候不早了,上衙去吧,我会照顾好你奶奶的。”
“去上衙吧,我们没几天就能回来了。”杨氏催道,“有金卫长在,安全的很!”
纵有不舍,明珠还是从马车里出来了。
“金卫长,请保护好我爹爹和我奶奶。”
金卫长一脸郑重,“乡君放心,卑职定会安全护卫老夫人和大爷回来的。”
马车缓缓启动。
明珠看着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了的队伍,才转身上马。
即将进入镇口大门的时候,恰好赶到王母乘坐马车从身边擦过。
“乡君觉得,老夫人会在路上为难王家母子么?”路女官问道。
“奶奶和善,一般不会主动发难于谁,不过现在却难说了。”谁叫她们一个是王氏的亲娘,一个是亲哥呢?
眼见天色越来越亮,明珠“驾”了一声,马儿飞速的往前冲去。
路女官连忙跟上。
到了镇衙,各房掌事例行汇报,针对未能完成或有难度的事务,明珠都会提出有效建议和解决办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各房之间的配合很不错,暂未出现推脱的现象。
“城主,各镇/乡长会提前一晚抵达津西,卑职已经让承驿使安排好房间了。”李文书汇报道。
明珠点点头,问道,“万林乡有油桐,那我们津西呢,我们津西有什么?”
不等林文书开口,便道,“尽快整出一份清单,三日后的议事本城主要用到。”
“是。”
李文书退下之后,书房安静了许多,明珠批阅公文的速度也在变快。
“乡君,曹管家派人来说,柿子山今日开始挖旱藕。”
即将中午的时候,路女官从外面走了进来。
明珠手中的笔一顿,“那六百亩田,菜苗都移栽完了么?”
“菜苗不够,还差五亩没种,碧青说,不育苗了,给它空着。”
路女官道,“乡君,碧青最近跑上跑下的,都黑了很多呢,好在入秋了,太阳没夏日那般烈,不然碧青非得晒糊不了可。”
碧青负责下到各村指导,同时还要着山庄那六百亩田,工作量很大。
“青杏呢,让她寻的花怎么样了?”
“乡君稍等。”
路女官转身在书架上拿出一个竹盒,拿出一封未开的信,“昨天到的,应该是有新进展了。”
明珠打开一看,好家伙,竟然寻了差不多一百种。
除了沈家自己养的、朋友送的,还有明玥山庄特有的,青杏都找遍了,就是没有碰到很特别的品种。
“差不多够了,传信让青杏回来吧。”把最后的公文看完,明珠道,“随我去柿子山。”
“奴婢这就去安排。”
金卫长去了石头城,所以此次由梁队长随行。
“乡君,你看。”突然间,路女官兴奋的声音传来,“好多红柿子,好漂亮喔!”
明珠顺着路女官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头挂着一小片红柿子,远远看去,很有诗意。
“乡君喜欢吃柿子么,奴婢在宫中时,曾跟一位老嬷嬷学过制做柿饼,不敢说手艺了得,却是能过得去的。
如若乡君不嫌弃,奴婢等会上山摘两篮给您做柿饼。”
“那便做一些吧。”
山顶挂着一小片红灯笼,山下一片苍翠,不过,有些莲瓣已经凋零。
秋天的气息非常浓厚。
快要立冬了,北方已经下雪,津西却才开始微冷。
“乡君来啦!”
曹管家和廖娘子看到马车停下,立即笑脸相迎。
“听说今日开始挖旱莲藕,便过来看看。”明珠站在车辕上,看着晃动的荷叶,问道,“时隔差不多一个月,旱莲藕有长大一些么?”
“变化不大。”廖娘子开口,“倒是水莲,采摘叶子后很快又冒出新的,它们的藕也在长。
乡君,咱们这水莲是您培植出来的新品么,挺耐寒的,至今还未有枯叶的迹象。”
明珠有些意外,“去看看。”
池塘就在上面,几人走了大概一刻多钟就到了。
看着随风而动的茂密荷叶,朵朵盛放的莲花,明珠心情突然很好。
空气中飘来的花香,让人很舒服。
“乡君,如若这些水莲四季常青,我们岂不是赚大了?”曹管家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