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让人一头雾水的……(超大碗)(3/4)

要等十几年后。

十几年后的智人,实力肯定会比现在强很多,到时候根本不需要担心。

……

“杉山先生,你们是如何看待退休这个问题的?”大卫有些好奇智人员工在这方面的想法。

“从目前各个社会系统的运行来看,我认为西式养老机制很难长久维持,因为存在两个不确定因素,即经济和人口。”

作为金融从业者的安德烈深有同感,他点了点头:

“确实,这两个不确定因素,让这个养老机制处于不稳定状态,目前欧盟各国的负债率非常高。”

杉山勇次郎笑着继续说道:“智人的养老机制并不依靠员工缴纳保险金,准确来讲,我们这些员工是不需要缴纳任何保险费用的。”

对于这一点,安德烈倒是研究过智人的一些内部规则,了解其中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人是靠发展生产力来维持养老机制的正常运行的,这和员工是否缴纳保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西式养老机制,又结合在西式经济体系中,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场行为在其中。

“欧盟并不是生产力不足,而是你们社会机制出问题了,以当前的生产力,其实欧洲可以维持目前的高福利生活,但是你们没有办法避开资本世界的经济周期,也没有办法避免财富被金融手段富集在少部分人手上。”

安德烈虽然在巴黎银行工作,但不代表自己就喜欢西式经济模式。

他的家庭也是一个普通的中产而已,一旦出现意外,也是存在破产风险的。

对于杉山勇次郎说的财富富集问题,安德烈非常清楚,那些大公司、大银行、金融财团和富豪占据了欧洲80%的财富。

但是这些人在总人口比例中,却不足1%。

那问题来了,1%的富人可以消费多少呢?显然一个人不可能吃100个面包。

而剩下的99%的中产、普通人和穷人,他们又会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消费量很难提升。

为了提升消费,西方金融集团发明了贷款消费、信用卡,让普通人可以用自己未来的钱来增加消费,然后背负债务。

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算计。

也是为了敲骨吸髓,连普通人的未来都彻底掠夺殆尽。

安德烈何尝不明白其中的诡计,但这也是西方的根基,除非来一次彻底的清洗,不然很难转向。

“要改变这一切,太难了。”

“是呀!太难了!”杉山勇次郎太清楚那些财阀和大家族的尿性了,东瀛的情况比欧盟还严重,普通东瀛人根本没有出头的希望。

亨利岔开这个沉重的话题:“听说埃及正在推广海水稻,推广的情况如何?”

杉山勇次郎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应该种植了几十万公顷吧!红海行省那边已经有一部分成熟了。”

“如果埃及可以大量种植海水稻,那粮食产量应该可以自给自足吧?”大卫笑着问道。

杉山勇次郎耸耸肩:“应该可以,反正我们是不缺粮食的。”

大卫畅想起来:“这就是智人的科学生产力理论吗?如果可以将整个撒哈拉大沙漠的低洼区域都改造成为海水稻种植区,那该是多么庞大的面积。”

事实上,整个撒哈拉大沙漠,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的面积,大概有5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区域,则在2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些区域只要有海水,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水稻种植区。

如果真可以实现200万平方公里的海水稻种植,以海水稻每年每公顷24吨的产量,预计可以生产48亿吨大米。

平摊到全球80亿人口,每人都可以分到600公斤。

什么叫做生产力的爆发。

这就是生产力的爆发。

其实单凭埃及这100万平方公里,如果智人要全力开发,除了尼罗河三角洲和河谷平原,以及那些高原和山地,仍然有70万平方公里的可开发潜力。biquai.com

只是现阶段没有必要开发那么多海水稻,毕竟智人的人口还不到10亿,消费不了那么多粮食。

智人去年粮食年产已经近10亿吨了,今年加上埃及区、马达区、东巴区,估计总产量会突破13亿吨。

大卫虽然不知道智人的粮食生产量,但他知道智人肯定不缺粮食。

单从今年在国际粮食市场的挂单量,就知道智人的粮食产能非常庞大,这非常容易看出来。

毕竟智人不是天竺,不会自己不够吃,还大量出口粮食。

大卫和杉山勇次郎等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聊天内容涉及到了智人那边的方方面面,也有对欧盟未来的谈论。

整体来讲,大卫三人对于智人还是非常有好感的,虽然有一些东西不符合他的三观,但至少智人在福利上,那是没得说。

现在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