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章 齐聚一堂,各方角逐(2/4)

名一定,就要发落。

府署府堂的上方摆了一把座椅。

一群人呜呜泱泱地走进来。

陆经陪着吴栋站在府堂的左侧,左宝才和季黎站在府堂的右侧,赵云安和俞咨皋站在左侧次属,田玉生谁也没理,一个人站在角落,然后是谭云鹤。

在谭云鹤身后,站着同知和通判等官员。

谭云鹤虽是最后一个进的,却赶前了一步,用衣袖将中间那把椅子拂了拂:“公公请上坐。”

吴栋在昨晚就从陆经那里听说,知道谭云鹤今天要对严党发难,这可是天大的祸事,便对谭云鹤:“你是知府,是主审,我怎么能坐中间?”

谭云鹤赔着笑:“您是皇上身边的人,理当公公主持。”

吴栋:“别价。通倭案子是在山东发生的,涉案官员也是你的下属,通倭物资更是从你们手里发放下去的,我可不能主持。”

谭云鹤虽仍笑着,语气却有些硬了,“可结案是皇上的要求,旨意也是您带来的。公公不坐这个位子,谁坐这个位子?”

“按理,公公是该上坐。”左宝才忽然发话了。

吴栋不禁向左宝才望去,只见他脸上消瘦,眼圈发黑,这时的笑容却隐隐透出要死大家一起死的神色,心里一阵厌恶,知道他是想促成谭云鹤向严党发难,自己主持便代表了皇上的意思,这样无疑更有分量。

吴栋朝着身旁的陆经望了一眼,陆经点头,他才走向座椅。

脸上却不露声色,也不再推让,“好吧,我坐在这里,你们也好谈些。”

谭云鹤:“公公体谅就好。通倭案结案了,我们能交差,公公也能交差。”伸着手候吴栋坐下了,自己才在左边最后一把椅子坐下。

吴栋哪里听不出弦外之音,笑笑没说话。

左宝才、季黎、田玉生和赵云安依次在左边第一把椅子坐下,然后是谭云鹤。

右边依次坐着陆经和俞咨皋。

像同知和通判等官员,在山东虽然是个大官,但在这间府堂,却连坐着的位置都没有,只能站着听审。

李孝先、楚良和常育温被几个衙役从司狱司压了进来,身上拷着枷锁,到门口,只能匍匐着爬进来,这时,三人的心气和傲骨已经碎了一地。

之前公审,他们三个还有椅子坐,还能被人尊重。

但自从吴栋给内阁去信,朝廷有详细旨意,三人便从革员变成了罪员,一切优待都没有了。

望着跪在大堂中央的三人,吴栋笑着对左侧最后的谭云鹤,“我虽然主持,但主审官是你,如何审案子,还得你来。”

谭云鹤坐着点头,“应该的。”

然后朝衙役喊道:“先把李孝先和楚良压下去,隔堂候审。”

李孝先和楚良被带走了。

“常育温,都这个时候了,该交代的都交代,供出幕后的主使,你家人还能少受些罪。这样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不用我教了吧?”

常育温受了多少暗刑,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时直接痛哭流涕,“大人,我都招,都招!往年省里拨下来的粮食,无论赈灾还是救济难民,都被李孝先充作抗倭物资。围倭不缴也是李孝先制定的,抗倭的实际用粮,不到粮食的一成。”

“详细记录。”

谭云鹤朝着一旁的书办喝令道,然后又对站在远处的同知道,“你去盯着,罪员的供词要一字不落,在场所有大人的问话,包括一会证人的证词,也是如此。”

这是被之前的程序性错误弄出阴影了,担心左宝才又在结案文书上做手脚。

那同知:“是。”

谭云鹤接着问道:“粮食去了何处?”

“没用来剿倭的粮食,十成里,只有一成被我和楚良拿着了,都在罪员的家里,绝没有半点私藏,大人可以去查。余下的九成如何安排,李孝先从不让我们过问。”

谭云鹤:“你在李孝先手底下干了这么些年,粮食又不是玉器珍玩,那么重的东西,往哪里运,运给谁,你就没有半点猜测?”

常育温深深咽了口唾沫,目光朝着左宝才和季黎身上瞥。

“看什么呢!”

谭云鹤猛拍惊堂木,“明白回话!”

左宝才笑着道,“谭大人要你明白回话呢,怎么回事,你如实道来便是,往我脸上瞅,莫不是我脸上有答案?”

常育温连忙低头,“罪,罪员只知道那些粮食乔装成商船,重新运回了省里,大多发往济南府。但具体运到哪个衙门或是哪位大人的私邸,罪员真的不知情!”

“押下去,换楚良。”

谭云鹤满意地笑了。

接着,楚良与常育温的供词并无二致。

堂内参审的所有人将二人供词阅览一遍,都觉得没问题,便封上烤漆,将来结案时,这份供词便是结案的一部分了。

也就是说,李孝先通倭,已经是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下面该审李孝先了,谭云鹤并没急着将人押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