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孙权密谋,新的局势(2/3)

回江东以外,至少襄阳周边还是能走一走。

“自然。”

孙权说道:“你想想,原本曹丕与刘备交战,曹丕以逸待劳,加上兵马众多,胜负大抵是三七之数,曹丕得七,刘备得三。”

“嗯。”

傅骏赞同地点点头,北方的底蕴和国力比南方强大是公认的事情。

“但现在沉晨和关羽大胜,就逼得曹丕消耗刘备的打法已经不再适用,他必然会想尽快把刘备的主力击退,然后驰援关中和淮南,将防线重新给夺回来。”

孙权分析说道:“那么一旦曹丕急于开战,把他北方的兵马尽数调到南方,双方就是彻底进行国力比拼,胜负就只是五五了。一旦刘备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孤就永生永世都不得翻身,孤岂能坐以待毙?唯有让曹丕获胜,孤才有机会重返江东。”

傅骏说道:“可是如今我们在江东的旧部很多都出仕于刘备,像诸葛瑾陆逊那些小人,如今都已经成为刘备的侍郎,常伴随其左右。我们能够找的江东士族,又有谁能够为我们效力呢?”

诸葛瑾,陆逊?

提到这二人的时候,孙权脸色微变,眼眸中闪过一丝恨意。

诸葛瑾其实还好,因为他是到了绝境才投降,而且还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刘备才没有为难他。

但陆逊这个小人却是早早准备,还把他最后的一点兵马给葬送出去,害得他即便是想往北逃,前去投奔曹丕的时候,也没有军队保护,被关羽生擒。

现在每次想起陆逊,孙权都恨不得杀之。

奈何人家陆逊确实有才干,在刘备麾下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混到了尚书省的中级官员,跟在刘备左右出谋划策,深得刘备看重。

所以即便孙权想杀也杀不到他了。

“无妨。”

孙权听到傅骏的话,咬咬牙道:“江东豪族数百,这些人视田土为命。刘备不是一直在找借口剥脱他们的土地吗?孤就不信,这些人当中就没有不怨恨刘备之人。”

傅骏想了想道:“吴侯,我倒是知道有不少人不愿出仕刘备。刘备现在以官职换土地,出仕南方,就要交出不少田产和人口。一些世家大族,宁愿不出仕死守祖业,也不把田地人口交出去。但刘备还是抢夺了他们不少田产丁口,兴许确实会有不少人,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在想,如果若是去联络这些人的话,又如何能保证这些人不出卖吴侯呢?”

傅骏说道:“吴侯想想,现在刘备正在北伐的关键时刻,若是后方出现大乱,肯定会影响到他,曹丕说不好就有可能取得大胜。所以后方会不会乱很重要,如果我们要发动起事,那些世家豪族说不好就可能会将此事向刘备告密,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出卖孤?

孙权顿时陷入了沉思。

傅骏说得没错,刘备后方稳定事关北伐,肯定是十分重视。

如果他这个时候掀起叛乱,确实会对他北伐的形势造成不利,甚至还可能会让曹丕趁势对他取得胜利。

所以要是有人能够在后方检举叛乱,那势必会对那人重赏,因此在这样的利益纠葛下,说不好就有人哪怕对刘备心怀不满,也依旧会选择倒戈叛变。

毕竟江东世家不满者有三,一是刘备集团对他们的土地和人口进行剥削,打压他们的基本盘。

二是江东世家加入得太晚,政治地位太低。

三则是刘备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不重视,有荆益世家,无需要江东世家。

因而一些江东世家对刘备集团抱有抵触心理也很正常。

但要是检举了孙权,这三者自然就变得不同了。

刘备肯定会对检举者大举提拔,同时也会放宽他们的田地和人口,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届时不比已经垮台的孙权混强得多?

甚至可以说,真这么做的话,肯定有不少嘴上说着不出仕刘备,怀念孙氏的世家选择倒戈。

作为与世家融合度最高的孙吴政权领导者,孙权比谁都懂世家的尿性。

想到这里,孙权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认真地点点头道:“不错,伯良所言甚是,孤差点一时心急,坏了大事。”

傅骏便问道:“那依吴侯的意思,我们还联络他们吗?”

“联络!”

孙权沉声道:“但不能以孤的名义,我列几人名单,都是孤信得过的忠义之士,到时候让他们出面,以曹丕的名义联络他们,而且此事要尽量做得隐秘,越少人知道越好。”

“是。”

傅骏应了下来,现在孙权被囚禁在府邸,也只有他能够利用采买的机会出府去联络人手了。

当下到了翌日,傅骏就马上出了安乐侯府,开始按照孙权部署行动。

而到了七月份,北方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曹休大败之后,曹丕知道现在再想韬光养晦,以逸待劳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只能调动后方预备役兵马,向南方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