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3/4)

,赞同,我们都赞同。”

他们不认字,但并不妨碍他们不知道凉州掌控权力的官员是些什么人。

那些人都是大汉读书习字的人,他们掌握着法律的解释。

有的时候出现羌汉矛盾,人家一通说,黑的变成白的,白的变成黑的,羌人氐人往往就吃这种亏。

偏偏汉朝镇压羌氐百余年,在西凉羌氐虽然是大多数,可读书习字的人少之又少,知识被凉州当地的世家掌握。

因此他们反倒变成了底层二等公民,想要争取的自己的权力,要么从军跟随凉州刺史或者各郡太守打仗升迁,要么造反起义。

比如早年凉州起义的北宫伯玉以及李文侯,就分别是羌族以及胡人的首领,因为文化水平低,打仗本身太差,所以胁迫汉人韩遂边章入伙,推举他们为首领。

结果他们被韩遂给忽悠瘸了,很快被韩遂杀死,让他成功上位。最关键的是韩遂杀了羌族首领,反倒在羌族当中威望极高,后面韩遂被曹操打败,躲入羌族部落被羌族庇护。

由此可见羌氐的文化水平较差,不懂得谋略不说,还处于那种谁强就服从谁的原始部落阶段。

如今有人愿意改变这种情况,在羌氐当中推广教育,他们自然万分高兴。

这样他们也总算是能够出人头地了。

唯有沉晨其实脸色还是十分平静,对于做出这个抉择并没有太高兴,也没有太悲观。

羌氐在汉代掀起不什么风浪来,跟自身水平较差有很大关系。

打仗都是一股脑往前冲,不懂兵法谋略,顶着汉人的强弓利弩,再加上武器装备较为原始,自然是打不过汉朝军队。

一旦他们接受了教育,将来要是反叛的话,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这也是沉晨有些担忧的一点。

然而要想完成得到羌氐的支持,给他们的帮助也不能少。

教育不仅能够出更多羌氐有用的人才出来,同时也能够加强他们的文化认同,让他们更贴近汉朝。

就像后世二战后西方国家在非洲大量招收部落权贵的子嗣当留学生,然后让他们回国成为精英阶层,帮助西方间接殖民非洲一样。

这些人接受西方教育,明明是黑皮肤却把自己当做西方人,把同胞当做愚昧无知的蠢货,自觉成为了西方在非洲的代理人,也就是俗称的山竹人,成为了非洲管理者。

虽然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因为沉晨确实在一视同仁,将羌氐当做自己国家的少数民族对待。

但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能够教育出大量贴近汉朝的少数民族,他们自然会帮助国家管理好自己的部落,从而稳定凉州的局势。

因此在羌氐当中推广教育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割伤自己。

不过沉晨还是决定这么做。

原因在于边疆不稳定只会出现在动荡的王朝里。

王朝内部自顾不暇,凉州这样的地方成为难以管理的地带,从而有可能出现受过教育的人成为叛军首领。

比如安禄山和史思明,因安禄山的继父安延偃是大唐高级将领家庭,所以安禄山自小就学会了六国语言,也接受了唐朝高等教育,从而在唐玄宗后期发动叛乱。

要是和平时期,以大唐的安稳,给安禄山一百个胆子都不敢叛乱。

而且唐代也是沉晨最喜欢的一个朝代,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朝廷里胡人名将不计其数,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有四人非汉族,宰相竟有二十九人非汉族,可见大唐的包容与开放。

所以沉晨认为自己终将要把大汉打造为一个世界性的帝国,那么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自然也要容纳进去,成为我国固有的少数民族和地域领土。

而教育,自然也要顺势推行方可。

诸多羌帅首领面对这样的诱惑,没有一个人拒绝,纷纷应下。

见到大家的态度都非常合作,沉晨亦是准备再说几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飞奔过来数匹马。

几个羌族青年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见到沉晨稍微犹豫。

羌帅老者说道:“大都督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也是我们的首领,我们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有任何事情,不要隐瞒大都督。”

为首的羌族青年就说道:“西边的部落首领芒中、注诣打算发动叛乱,邀请我们一同参加!”

羌帅脸色骤变,众人亦是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沉晨亦是心中一惊,因为他这次过来就只带了一百余骑,若是敌人突然翻脸,恐怕就只有自己和姜维邓艾单彝吴当等几个弟子能回去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作声,而是十分镇定地看了那羌帅一眼,眼眸当中刹那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