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江东兴盛,在此一举(3/3)



而且从柴桑修烽火台一路修到桂阳郡,那得修多远?

因此通讯手段确实是个大问题。

众人都愁眉苦脸。

唯有孙权注意到陆逊脸色如常,便询问道:“伯言莫非有策?”

陆逊笑着拱手道:“正要向吴侯禀报。”

“哦?”

孙权忙道:“快快说来。”

陆逊就说道:“当初在吴郡时,我见过有一山越人,饲养鸽子。”

“鸽子?”

众人纳闷,这东西在当时确实比较广泛,宫廷和民间很多人热衷饲养,但这跟传信有什么关系?

陆逊解释道:“那山越人是被迁徙而来,他的家族却还留在了山中,我曾经见过,他将手中的鸽子放飞,最后寻到了他曾经的居所,带回来了一点布片。”

“你的意思是,这鸽子有回家的能力?”

孙权问道。

陆逊点点头:“正是,传闻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就曾用鸽子传信,在鸽子脚上捆绑绳子,绳子的颜色就代表了一种寓意。虽然不知道传闻是真的是假,但现在纸张更加轻便,若是绑上纸条,岂不是能传递军令了?”

秦末汉初的时候由于刘邦认为鸽子是祥瑞,于是在宫里饲养了不少。

正所谓上行下效,由于刘邦的喜欢,群臣们和百姓也纷纷饲养,导致民间养鸽子的风气流行,反正养着也不费事,大不了以后吃鸽子肉嘛。

后世就有大量西汉陶鸽、青铜鸽出土,以及一些文献记载,就证明了此时在民间鸽子渐渐成为了一种家畜。

不过信鸽直到唐代才有史书明确记载,到了五代十国之后,就广泛出现在北宋、辽、西夏、金、南宋、元等等国家史书里,算是真正用于战争当中。

但这并不代表汉朝人就不知道鸽子有导航的能力。

只是当时书写用的是竹简而不是纸张,鸽子可带不了竹简,所以等到唐代纸张在民间普及之后,才出现信鸽也很合理。

然而现在不同了。

因为纸张最完美的配方已经出现二十多年了。

沉晨在南阳让工匠试错,最终找到了以竹子为原材料的最佳纸张配方。

新的纸张出现之后,这种情况自然发生了改变。

陆逊上次看到那山越人用鸽子,灵机一动,觉得如果在鸽子脚上绑住轻便的纸条传书,那岂不是能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传递消息?

所以想到这个问题之后,他就立即去做实验,没想到那个山越人真的能让鸽子把信带回东南丘陵的部落中。

现在他们正面临着通信的问题。

鸽子的出现,岂不是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了?

孙权听到陆逊的话,忙问道:“此事确定可行否?”

陆逊认真地点点头:“可行,逊已经试过了。”

“哈哈哈哈哈。”

孙权顿时大喜,高兴说道:“连上天都在帮孤,孤得伯言,胜过得十万大军矣。”

陆逊谦虚地低头微笑拱手道:“此皆吴侯之天命也!”

“哈哈哈。”

孙权大笑道:“那此事就交由伯言去办。”

“唯。”

陆逊再次拱手一礼。

三个问题都解决了,江东兴盛,在此一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