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带二弟三弟归桃园,带先生看桃花(2/4)

收集这些枯萎的枝叶回去存储起来用于过冬。

三人深入林内,百姓的身影越来越少,偶尔还能看到野鹿惊鸿而过,顺着山林往上走,在周围枫叶的簇拥下,看到了一片清潭。

“二弟三弟,来喝口水。”

刘备招呼着二人过来,将马匹拴在一边,蹲在谭边喝水。

张飞把头埋进水潭里,咕噜噜灌了两口,然后抬起头,很是舒畅地道:“这清水真好,若是用来酿酒就更好。”

“哈哈哈哈。”

刘备和关羽都大笑了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忽而听到有人哀声道:“登山观落日,落日是天涯。遥望天涯处,天涯不见家。寒霜湿衣袂,白露沾瘦马。秋风萧又瑟,唯见满枫华。”

“哦?”

刘备三人看过去,就看到不远处山道上,正有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士子,缓缓从山间走下来。

他似乎是昨夜登山看落日,在山顶上睡了一宿,腰间的剑上挂满了露霜,牵着湿漉漉的马匹,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有家却不能回,颇有些垂头丧气地下山,看到这满山的枫叶,心情十分惆怅。

“这诗是写得极好,只是男子汉大丈夫,即便是离开家乡,流落它处,亦不能自暴自弃,甘于堕落。”

刘备见他是个年轻士子,怕他灰心,便出声鼓励道:“若是想回家乡去,那就回家乡去。哪怕有不能回家乡的理由,也要振作起来,不可懈怠。”

那士子看到了三人,便强撑起笑容,苦涩道:“虽是如此,但我离开家乡已有十年,有家不能回,想起年迈的母亲,我心中如刀割。这诗本是我一个朋友于前年陪他登中庐山时他写,那时他也想起了家乡,此刻想起,却是应景。”

“冒昧,不知足下为何不能回家乡呢?”

刘备好奇询问。

士子抬起头看着满山枫叶,目光中充满了回忆:“当年在家乡,我一位友人遭恶霸欺凌,当场打成重伤,不过月余就伤重而死。我为他报仇,杀了恶霸,自此不得不隐姓埋名,逃来荆州,虽然老母有其他朋友照拂,然官府通缉,如今也已经回不去了。”

“足下倒是性情中人。”

关羽也有同样的经历,对士子顿时心生好感。

士子就看打量了这三人一眼,亦有些好奇道:“三位壮士听口音倒像是北人,为何也来了南方呢?”

“唉,当年苍天闭目,黄天为劫。四方扰攘,汉室颓倾。我们兄弟三人为报效国家,遂义结生死,一同投身于军伍,想要建立一番功业。奈何时运不济,颠沛流离,辗转多年到了荆州。”

刘备叹了口气,简单地讲述了一下他们的情况,末了又似被士子的诗感染,低头感慨道:“说起来我们离开家乡,也有十六七年了,那时我们兄弟三人一同结义,生死与共,立誓要匡扶汉室,可冬夏十余年,我已年过四十,终究一事无成呀。”

八月十五月圆夜,南人祭乡。

年轻的士子登山想起了在北方的家,想起了家乡的老母。

刘备又何尝不想?

北方满山红叶,在风中婆娑摇曳。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泪花,遥望远方,缅怀起了从前。

那年二十,老母病逝,独余他织席贩履,枯守涿县乡间,叹恨离别。

后来巍巍炎汉却远,朝廷衰败,黄天为劫,刹那间风起云涌,金瓯染血,岁月几变迁。

恍忽间光武昔年,天日高悬,民有耕田,大汉国祚延。

如今冬夏百余载,黄巾作乱,董卓当权。

此时明月夜,已非汉家天。

待某年青山绿水岸,桃花翩翩。三人结义,生死相随,不渝誓言。

奈何纵使刘关张三兄弟奋然起事,举刀兵别乡间,一生转战三千里,十七载年月,亦恨天下无有一处容身之所,恨天下杀不尽的篡汉奸邪。

国难当头,空有壮志而满怀悲切。

可悲。

可叹。

可怜。

刘备的眼中,竟是不自觉地流下了一滴泪水,目光中已是饱含热泪与深情。

国家破败,百姓凋零。悠悠长夜,何时能还我大汉郎朗晴天啊!

他喟然长叹。

“壮士亦是性情中人!”

士子见他因未不能报效国家而落泪,只觉得肃然起敬,拱手行礼,感慨道:“三位能够为国家尽忠效力多年,虽无功业,但想必也是一生无悔。”

“是啊,我们兄弟三人,哪怕再落魄,亦不曾为了报国安邦而后悔离开家乡!”

刘备看向关羽张飞,只觉得有兄弟二人,此生足矣,便转悲为喜,擦了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