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六章 发电机进展喜人(2/2)

于制造临界机组,感觉压力并不大。

毕竟临界机组要求的压力只有二十二兆帕多一点,比现在十几兆帕的要高的多,但对于李昭来说那还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有好材料的情况下,很多以往非常困难的问题,直接就会迎刃而解。现在只是因为李昭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设备,所以走的保守一些罢了,不然李昭敢设计的更高,直接搞超临界机组了。

当然就算是如此,李昭设计的跨度也是非常大的,发电机组的功率将会达到三十万千瓦,也就是三百万兆瓦。这个机组可以说在未来都算是火力机组里的普遍大小了,可以说只要成功,够用几十年的。当然设计成功之后,李昭势必会带着人继续搞超临界,甚至是超超临界,毕竟达到超超临界,那效率可高太多了。

一般的亚临界发电机组,效率普遍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一度电的耗煤量基本上就要超过一千克,而超过临界点之后,基本上效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八,而煤耗每度电就可以降低两百多克,煤的使用量可以下降百分之二十多。这就是钱啊,基本上一度电就可以节约百分之三十多的成本,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值得搞。

而超超临界就更加夸张了,电厂的效率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而煤耗比亚临界机组降低了将近四百克,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多,这样的情况下,发电厂的消耗可以降低百分之五十多,让现在约两毛钱一度的电价,降到大概九分钱。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超超临界机组的话,仅仅旁边的发电厂每天可以节约的费用就将会达到一百多万,而每年将节约大概六亿元,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就相当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了,十分之一的军费就这么节约出来了。

当然想很快搞出超超临界是不现实的,估计需要李昭研究很久才行,毕竟效率的提高除了对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有要求,还和怎么烧水,怎么设计汽轮机有关,李昭不可能一下子就将研究进度推进到那种程度,不然未来别人几十年研究个啥了?寂寞吗?目前李昭搞临界机组,还可以吃点老本,但超超临界根本不可能。

毕竟现在李昭是有合金方面的优势的,直接用材料性能就可以将临界机组堆出来,而超超临界,则是根本不可能,就算是你将压力和温度达到了,但汽轮机的效率起不来,那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毕竟需要将正切的压力和温度转化为蒸汽轮机的动能才可以,并不能直接将这个压力和温度直接转化成电能。

当然就算是临界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了,毕竟也可以将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多了,如果都换上临界机组,那么每年隔壁发电厂也可以节约三个多亿的成本,所以就算是差一点,但那也是大赚了,毕竟这节约出来的,就是白拿的钱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