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潘家旧事(2/3)

算豁出老命,也给你们帮帮忙儿!”说这番话时,老潘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你?快别逗了吧,潘大爷你都多大岁数了?你都没下过墓吧,知道古墓里边是个啥样吗,那跟你家菜窖可不一样……”作为盗墓世家的后裔,肖老二差点乐出声来。虽然没有参与过盗墓,但在练就本事的时候,也跟着老爹进到一些被盗掘过的古墓里进行“学习实践”,知道在那种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单纯从精神压力上讲,就能把一个正常人逼疯;就算没有遇到起尸、机关等要命的事,各种毒蛇毒虫,长期封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尸体散发的腐气,以及地下水倒灌、年头过久导致的坍塌,都可能随时要了人命。如果没有经验就贸然下墓,连成年人都往往九死一生,更不要提这个年过花甲的老潘头了。

“俺是不咋中用了,但带着这个下去应该有用!”说着,老潘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长条形的木盒,打开盖子,从里边掏出一张老旧的羊皮摊在桌上。我们定睛看去,只见平铺的羊皮上,其他部分是河流山川,中间则是一幅军事城池的平面地图,上方赫然写着四个小字:景枫卫城。

提到卫城,就不得不说明朝的守卫策略。明朝在长城沿线采取驻兵重镇、分地守御的方式。长城沿线设立了9个防守区,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关、固原九镇,又称“九边重镇”。当时中原为了抵御草原民族,并不只是依靠我们今天看到的古老长城,而是以九镇为重心,形成纵横交错、互相联络的庞大防御系统。长城只是防御体系中的一环,在长城内外,还有路城、镇城、卫城、堡城等一系列犬牙交错、相互依托的军事堡垒。这卫城一般会设守备官一名,驻军5600人,并根据职能和地势的不同,肩负着守卫、巡逻、屯田、通信等一系列军事要务。

从这张地图来看,这“景枫卫城”规模不小,分为东西南北四座关城和一座母城。其中方形的母城处于心腹之地,各边关城分守一方,与母城之间有瓮城、护城河与吊桥相连,是典型的放射性全防御军事要塞结构。此外,哪个区域储存军器,哪个地方藏有粮食和水源,也都有所标注。不过,这景枫卫城又和所谓的将军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等着老潘头接下来的话。

“听俺爷爷说,俺家祖宗爷当年在燕帅大营,好像是专门画地图的。他们打仗要钻哪片林子,过哪条河,在哪儿下埋伏,都是俺祖宗爷他们出去画,回来再琢磨怎么打。这张羊皮就是他老人家留下来的东西。这图俺仔细瞧过,这图里画的地方,就是翟家丘子!”老潘头用手点指着画上的城池说道。

“潘大爷,我们又不是不识字,这明明写的就是景枫卫城啊,咋就成什么将军坟了?”肖老二撇着嘴说道。“俺也说不清楚,不过俺在这儿住了一辈子,这里边的山头河流可不会看错。”老潘头指着羊皮上所画的山脉和水流说道,“俺还围着这翟家丘子走过一圈,沿路的地势和这图里画的都能对得上号!”

“你是说,这翟家丘子,哦,也就是将军坟,过去曾是一座军事堡垒?”说了这么半天,我总算明白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拿着这张图下到将军坟,下边的路线和设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至少不会迷路。”

“哎!是这话!”看我说出了他想说的,老潘头的眼睛亮了起来,似乎有些激动。他站起来冲着我们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各位领导、王所长,俺也不怕你们笑话。要说我没动过那老坟的心眼儿,那是胡说。老潘活到现在,没给村儿里谋过啥福利,就总想着要是真能弄点宝贝换了钱,把俺村的小学校翻盖喽。这次俺跟你们下去……要是真能逮着那畜生,还,还能给国家找着宝贝,俺……俺想请领导们跟首长们说说,把这事办了吧。你们是不知道,这大冬天的,那几间破屋子四处漏风,娃们受不了啊……”一句话没说完,老潘头的下巴已经开始哆嗦了。

经过我们几个和王所长商量,决定第二天上午做好准备,下午就由我们和老潘头进入将军坟。就算抓不住那个神秘的幕后之人,也不能让这地下的财宝流入歹人手中。另外,虽然燕九方的尸身已毁,但其头颅仍在四狗子说的那口箱子里。如果能顺利带出,也可以作为将来“九方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展示文物。王所长也想和我们一起下去,被钱锦婉言拒绝了。毕竟王所长耳朵上的伤还没有好,半个脑袋还缠着纱布;而且这将军坟里诡异莫测,一般的枪械恐怕没有用武之地,没有经验的普通人下去的越多,越会成为我们的拖累。所以,王所长的任务就是带人在入口处警戒,防止有人从外部制造麻烦。

等我们回到招待所,已经快凌晨2点了。我躺在床上,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一座城怎么会变成一座墓?是谁主持了这项工程,又为什么这么做?如果那人的目的是传说中的军饷,那他要燕九方的人头干什么?从四狗子回来到现在已经超过24小时了,那个人是否还在那将军墓里呢,他会不会已经发现军饷或者其他财宝?耳朵里听着隔壁肖老二的呼噜声,我越想头越疼。索性蒙起被子,去他娘的。

第二天一上午,我们几个人都在整理各自的装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