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章 河神祭天(2/2)

与天使。

沙河奔流不息,数年如一日。

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沙河的宽度。

因为没有专人修缮,这些年只能眼睁睁看着沙河岸正在不断蚕食扩大。

原本宽度只有三百米,现在怕是得有三百零三米了。

东莎小镇地处沙河边上,每年到了雨季泛滥的时候,都要提心吊胆不敢入眠。

每家每户在家里都会养狗和猫,而且都牢牢地栓在家里的木桩上,而且木桩一定要楔进家里最低洼的地方,一旦夜深人静水漫过最低处,猫狗就会疯狂的吼叫,从而预警。

这种方式看上去很残忍,但却最行之有效。

有时候圈养这些家禽、牲畜,目的也就是如此。

至于最终上升到谈感情,或许就有些扯淡了。

感情是培养出来,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的。

等哪天吃不上饭了,还不是一样宰了吃肉或者卖了钱买柴米油盐。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如同这沙河中的三道卷,哪怕神仙进去也难逃一死。

看破不说破,日子才好过。

王大林与封子杨以及王小高眼神对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多说无益,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刚刚的确像棺木,而且是最上层的棺盖,漂浮在水中,可不就是一张木床板子吗?

可是,王大林却一语道破天机,导致所有的恐惧油然而生,连同那些催人胆寒的事件扑面而来,令人不寒而栗,战战兢兢。

沙河里淹死过不少人,其中就有东莎镇的村民。

有的在河边洗衣服淹死了,有的不听劝告下去洗澡就再也没上来过。

还有的直接在沙河里沉船。

每年都要发生那么一两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王大林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警告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下沙河。

因为每年河神都要找几个可怜的人祭天。

人祭河神,河神祭天。

这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祭河神是人类的一种习俗,尤其生活在河边的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在古代,每年若是遇到大旱时,每家妇女各带一只鸡到河边祭河神。先将鸡杀死,将带毛的鸡皮挂在插好的三角架上,待鸡肉煮熟后,由主祭人致祭词,祈求降雨除旱,然后参加者共餐鸡肉,并持水桶或盆互相泼水,以求降雨。

可惜,这种习俗不知道在多少年前就因为破除封建迷信给消亡了。

所以,没有了人祭河神,河神就拿不出贡品祭天,最终就会找人来成为贡品。

你不给我,我就自己来拿,看似你省下了很多,其实你失去了更多。

人、神、天,三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一种必然联系。

即使你领悟不透,也能冥冥之中感觉到其中的因果关系。

在复杂的农村环境中,很多人都讲求因果循环。

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

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当然,用科学角度来讲,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但凡读书读到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半吊子那些人,都会觉得可笑,明明是意外伤害,怎么跟封建迷信扯上关系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