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战(完)(2/3)

朝廷在地方设专门官署,往后由军营向转运司申报所需军备,转运司再负责向那官署购买,如此一来,便可相互掣肘,能够杜绝一些腐败的现象。”

他说得有些犹豫,这个相互掣肘,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到底是三个官署在转,这只能依靠他们公检法和税务司在旁监督。

元绛点点头道:“如此也行,最好还是算作地方财政,西北地区常年战乱,土地肥沃亦不如江南各路,地方财政是捉襟见肘,若将军备生产放在西北,可使其繁荣,给当地百姓带来福泽。这融我再考虑一番。”

稍稍一顿,他又道:“另外,我们还要负责青苗法,这放贷收利,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张斐道:“我的建议就是还能借则借,不能借也不能勉强,不要局限于农夫,亦可以放商贷,纯粹视为一门买卖,我们公检法会协助你们,断定是否延缓百姓的还款期限,避免官民矛盾。”

元绛点点头,道:“但是我还有一个想法。”

张斐道:“什么想法。”

元绛道:“就是将青苗钱与裁军联系上,比如说,普通农户若申请兵役,平时接受一定的训练,并且在战时,有义务赶赴战场,可优先在困难时,申请这青苗钱,这么一来,就能够裁掉更多的士兵。”

张斐摇摇头道:“这我不赞成,如果这么做的话,在讨债的时期,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这里面存在这兵役的义务,这也会影响到我们皇庭的判决。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军饷充足,必然能够随时招募到士兵。”

有皇家警察在,搞这个是很多余的,因为公检法若要成型,就需要不少皇家警察,如果增加一点点皇家警察,又能够在战时发挥作用,这其实是很赚的。

元绛稍稍点头,但并未给答复。

因为这不是他的想法,而是王安石的想法,那保甲法没了,王安石就想着借青苗法来暗中发展保甲法。

他还是比较信任自己的办法,警署是什么鬼。

张斐突然又想起什么似得,“对了!转运司可以尽量用小面值的盐钞来赔付士兵。”

元绛问道:“这是为何?”

张斐道:“那些士兵拿到盐钞,必然是去购买粮食等货物,这极大推动盐钞交易中的作用。”

元绛道:“但是这也有可能导致滥发盐钞,尤其是朝廷急需的钱的时候。”

张斐道:“我们皇庭可以制止这一点。”

其实这才公检法的真正的作用和价值,公正审几个桉子,影响是很小的。

真正价值,都是在无形中的。

比如说商业,其中盐钞、盐债,这些在公检法的加持,这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

而就在元绛与张斐商议之时,那边苏辙也在暗中与王韶、郭逵沟通,军营中那些害群之马,还有脸来申请赔偿,这留着何用。

你们裁军的时候,得注意一点,可别裁完之后,尽留一些害群之马。

这对于郭逵、王韶而言,真是锦上添花。

他们立刻在永兴军大本营,召开会议。

基本上河中府的将领全部到齐,其中还包括种谔、种诂、折继祖等边境统帅。

郭逵坐在上座,面容严肃,目光一扫,气氛顿时变得肃然。

“诸位可知,本官今日为何要找你们来?”

“下官不知。”

秦忠寿略显忐忑道。

郭逵不怒自威地说道:“检察院那边查到一些在军营里面混吃混喝之人,竟然还腆着脸去检察院申请索赔。”

此话一出,一些将领就已经开始冒汗了。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他们的亲戚多多少少都有在军营里面挂个名,白领军费。

郭逵又道:“原本检察院是打算要起诉那些人。”

去皇庭起诉?

一些将领甚至都已经开始在发抖。

就皇庭那审问流程,不可能给他们留底裤的,虽然皇庭不清算旧账,但他们官途肯定也到此为止。

真是要命啊!

郭逵瞧了那些人一眼,又道:“不过被我给劝阻了,毕竟如今裁军在即,检察院也没有必要大费周章,我也向检察院保证,会将这些人全部清除。”

说到这里,他又扫视一眼:“我不想让大家都难堪,到时我会宣布士兵们可以自主申请退伍,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日,将那些混吃混喝的害群之马,全部清除军营,让他们自己收拾包袱走人。

另外,你们要明白一点,裁军不仅仅是涉及到士兵,还包括将官在内,你们别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

如果一个月后,还让检察院查到有害群之马,藏于军营,那就休怪我不讲情面,都听明白了吗?”

“末将听明白了。”

几个将官下意识回答道。

秦忠寿小心翼翼地问道:“是否包括那些年老体弱者?”

郭逵道:“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