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初露端倪(3/3)
前往。>
赵升颔首浅笑,并不反驳,正欲提出告辞,心里莫名一动。>
“不知庙祝还有没有类似古物,在下愿重金求购。”>
秦庙祝摇头叹息道:“早没了,后人不孝,一千年下来,族内收藏的古物不是被典卖就是遗失了,如今是一件也无。”>
赵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又问:“那…庙祝是否识得杯壁上的文字?”>
“这些前古文字太过晦涩难懂,如今几乎无人能懂,若说世上有谁可能看懂,恐怕只有老学究一个了。”>
“老学究是谁?他如今在哪里?在下想去拜会一番。”赵升见状,当即追问。>
秦庙祝不疑有他,说道:“老学究就是文阁的老掌柜,你去文阁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文阁就是镇上的书铺,赵升对此非常熟悉,但从未见过老掌柜一面。>
他倒是知道老掌柜一家姓陈,莫非就是三族之中的“陈”。>
赵升一时间对秦陈李三族起了兴趣,于是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三族“故事”。>
看在银子的份上,秦庙祝并没有绝口不提,而是浅浅将了几个典故。>
原来秦陈李三姓,除了轮流担任庙祝之外,其他族人各有专长。>
秦姓多出商贾,自古财大势雄,担任庙祝之人最多。>
李姓耕读传家,族人大多精通书画两道,千年来出过不少大儒和书画大家。>
陈姓乃批命世家,族人不是占卜师就是风水先生,成就最高者为命师,可一眼定命,一语断前途,无有不中。>
“如此说来,十王殿中的诸多地狱众生图,出自某位李姓大家之手。不知此人如今在哪里?晚辈犹喜书画,希望能前去拜会。”>
话一出口,赵升突然有些恍惚,这才发觉类似的话,之前已经说了一遍。>
秦庙祝叹了口气,摇头道:“你来晚了。那人早死三四年了。如今家里只剩一个小孙儿,若非本庙时常接济,恐怕连唯一独苗也活不下去。”>
似乎联想到了自家现状,秦庙祝神色唏嘘,一下子没了谈兴。>
见此情形,赵升索性提出告辞,并再次声明明天一定派人将三百两纹银送上。>
一听这话,秦庙祝唏嘘尽消,脸上露出爽朗笑容。>
他亲自将赵升送出庙门外,直到目送人远去,方才回转庙内。>
等到晚上,秦庙祝突然遭遇不测,杀人者逃之夭夭,很快惊动了官府。>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
半个时辰后,赵升乘乌篷船返回明溪镇,途中有一艘乌篷船落在后面十余丈,始终不远不近的跟着。>
对于身后之人,赵升并不在意,只要对方不出手袭杀,跟着就跟着好了。>
不久后,赵升沿着小镇主街,往文阁走去。>
“听说了吗?纵火之人被逮住了。听说是一个樵夫。此人趁着卸柴的功夫,偷偷在柴房纵火。逃跑的时候,倒霉碰到了刘捕头。于是就被逮住了。”>
“这人胆子忒大了,竟敢在巡检府上放火,当真活的不耐烦了。你看着吧,那人恐怕活不过三日,就得死在水牢里面。”>
“嘿嘿,谁不知道巡检司的水牢向来有死无生,即便铁打的汉子也熬不过七天。”>
“哼,听说十几年前有个府城的侠客犯在了陈巡检手上。这汉子足足在水牢里撑了六天才咽气。抬出来时,下半身只剩下骨头了,皮肉都被虱鱼啃个精光。”>
听着街边闲汉的交头接耳,赵升脚步渐缓,这才晓得那场大火原来是樵夫放的。>
樵夫竟被活捉生擒,恐怕出手之人也是一名“仙墟客”。>
难道是…刘捕头?不对,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赵升曾在“昨日”见过刘捕头,自然知道他并非“仙墟客”。>
喜欢百世飞升请大家收藏:(.sodu777.)百世飞升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