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掌控朝中大局(2/3)
宣布一项重大的命令。
这一命令将影响到太子朱标的权力范围,甚至可能会削弱其在朝中的影响力。
第二日,朝会如期召开。朱标穿上了太子的朝服,神色平静地走入了大殿。
大殿内,朝臣们已经各自站定,目光纷纷聚集在朱标身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深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朱标走上前,恭敬地行礼:“父皇,儿臣参见。”
朱元璋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太子,不知你最近如何?”
朱标心中一紧,暗自警惕,“父皇,儿臣安好,正在尽力处理朝中事务。”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朱标,眼中带着一丝审视:“如此,父皇倒是放心了。毕竟,太子如今手中掌管了一部分权力,理应有所作为。”
朱标知道,父皇这话中的含义绝非简单,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微微动摇,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冷静:“父皇,儿臣定不负重托。”
朱元璋点点头,似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低下头,沉吟片刻,接着开口:“今日召集朝会,正是为了商讨朝中事务,特别是太子接管朝政后的第一步计划。”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侧目,显然这番话不简单。
“太子,既然你接管了部分权力,那么就该拿出具体的方案,才能真正安定朝中的局势。”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冷漠,“你若能稳住局面,便可继续掌握更多权力;若你做不到,父皇也不会再给你机会。”
“父皇,儿臣会全力以赴,确保朝中的事务顺利进行。”朱标沉声答道,目光坚决。
朱元璋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挥手:“既然如此,那就将你的一些计划拿出来,给朕看看。毕竟,太子继位不是空谈,必须要有所作为。”
朝中大臣们纷纷低头,议论纷纷,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
“父皇,儿臣认为,首先要强化中央集权,提升太子府的影响力。”
朱标用沉稳的声音说道,“太子府的亲卫队需要得到加强,且朝中那些与太子有旧的官员,应尽量加以利用,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以确保他们的支持。”
朱元璋听后,眉头微微挑起:“这些不过是应对当前局面的表面之策,若无长远之计,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朱标没有回避,继续道:“长远之计,便是要增强朝中大臣的信任,树立威信。太子若能在朝堂上始终展现出果敢的决策力,纵使父皇未完全信任,也会渐渐放手。而那些支持太子的人,也会逐步形成一个牢固的网络。”
“呵,”朱元璋轻笑一声,眼神中带着几分试探,“倒是有些胆识。但太子是否能做到,仍需观察。”
“父皇,儿臣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日后必会以更大的决心和力量来应对这大明的未来。”
朱元璋微微点头,似乎听出了朱标话中的坚定。
朱瀚站在殿外,听着朝堂上传来的声音,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这天,朱瀚正在后宫的书房内静坐,回想起几个月来发生的一切。
“王爷,您如此沉思,是有什么问题吗?”萧惊鸿走进书房,看到朱瀚静静坐在那里,眼神深邃,便轻声问道。
朱瀚抬起头,看到萧惊鸿的眼中也带着一丝急切,他放下手中的奏章,低声道:“陛下的命令,背后隐藏着深意。太子目前的处境,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朱棣的势力已经开始悄然集结,他对太子的威胁依旧存在,而父皇的命令,意味着他想给太子更多的责任与权力。”
萧惊鸿站在一旁,凝视着朱瀚,“那么,王爷打算如何应对?”
朱瀚眼中闪过一抹锐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帮助太子稳住朝中的支持者,更要通过父皇的命令,引导局势发展。只有让太子在真正的权力斗争中站稳脚跟,才能让他彻底从父皇的阴影下走出来,独立成王。”
他顿了顿,接着又道:“朱棣虽然看似处于劣势,但他手下的支持者不可小觑,我不能让太子心生懈怠,必须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萧惊鸿沉思片刻,低声回应:“我明白,王爷。您是要通过一次有力的打击,彻底削弱朱棣的影响力,确保太子能掌控朝中大局。”
朱瀚微微点头,“正是如此。而这场斗争,我们不仅要依赖太子的果敢,更要将所有有可能成为障碍的力量逐一清除。若朱标不能迅速展现出他足够的领导力,最终无法稳定自己的位置,甚至可能一败涂地。”
萧惊鸿轻轻颔首,心中已有了决定。“王爷,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操作?”
朱瀚目光深邃,缓缓说道:“首先,我们要确保太子的亲信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其次,我将通过一些手段,稳固太子在朝中的基础,不仅仅是与大臣们的关系,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打破朱棣在军中的影响力。只有让太子逐步接管一切,才能确保他能从根本上消除那些隐患。”
萧惊鸿低声应答:“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