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892弹劾(3/3)

,所要承受的压力。

特别是成为举人后,最初两次会试铩羽而归,韩楫为了应试,果断选择弃《礼记》学《春秋》,自然就是奔着录取率去的。

明代科举五经专业,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这五个专业有冷有热,相对来说诗、书、易算热门,礼、春秋算冷门,冷门专业因为考生少。

礼记本来就是冷门,但是春秋又更冷。

冷门专业考生少,但是科场录取率占比是固定的,所以韩楫的打算也就昭然若揭。

终于,再次折戟沉沙后,终于在嘉靖四十四年会试上榜,这一年的主考官正是高拱高首辅。

值得一说的是,也是在这一年,当初魏广德在看榜时知道的那位“震川先生”,从嘉靖九年中举,之后连续落榜八次的归有光终于在这次会试中上榜,成为一名进士,此时他已经六十岁,刚好到了退休年龄。

不管怎么说,韩楫都算是高拱的正宗门生,和那些投贴拜入门下的可不同。

“我也早看他不顺眼,听说当初他和魏广德能够入阁,还是因为腾祥的关系,靠阉党得以入阁。”

赵应龙也是接话道,反正随口胡说,在这里也不会有事儿。

“是腾祥吗?我听说是陈洪。”

又有人开口说道。

“反正是靠阉党上位就是了,我是这么听人说的.”

高拱很满意这些门生的知情识趣,风闻奏事,自该如此。

当即让他们回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众人那还不知道恩师的意思,起身行礼告辞出来后,在高府门外,韩楫就和其他几个人商量了好一会儿,这才各自上轿离开。

从第二天开始,御史赵应龙、都给事中韩楫就率领一群言官,翻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轮番弹劾殷士儋。

这么一搞,确实让殷士谵陷入了麻烦。

虽然这些弹劾根本伤不到他分毫,可让人恶心。

最关键是连续的弹劾,多多少少也会让隆庆皇帝对他产生看法,时间长了还真不好说。

人言可畏。

如果说一开始殷士谵还没发觉,可半个月下来他也觉察出不对了。

不过他对弹劾他的人分析一番后,因为韩楫是山西人的缘故,让殷士谵误以为此次出手的是吏部侍郎张四维。

此前朝中曾有言官弹劾张四维之父不廉,当时高拱还找过他,以为是他派人出手。

“张四维,哼哼.”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