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897抚8赏费(3/3)

住小嘴,从颜色上她已经知道这是宫里发出来的东西。

魏广德一脸严肃的拿起书札打开,不知是宫里谁抄录的,但是魏广德一眼还是能够辨认出来,这是宣大总督王崇古的奏疏。

开篇,王崇古先是历数往事,“历查嘉靖二十九年开市之议、始因北虏各酋、拥犯蓟镇、执马房内臣杨淮等九十二人,许以奏请开市、得释生还、既而紏聚驻边、累言要挟、动称不许则入抢、词甚悖谩、当旹边臣具闻先帝、初未允许、既而大发帑银三十万为修战具、擢咸宁侯仇鸾为大将军、声示挞伐鸾握重兵出边捣、巢”

魏广德快速略过,对奏疏里提到弘治朝王琼处置土鲁番奏议也都是一眼而过。

写这些,其实就是王崇古在找以前旧事例,拉体现他所做之事和旧事一样,非是他媚虏请市。

直到看到“考之典制,非今创始。堂堂天朝,容夷虏之来王,昭圣王之慎德。

以传天下后世,以示东西诸夷,以光中兴之大烈,以觐二祖之耿光,实帝王之伟绩,清朝之盛事。

何诸臣疑惮而未深长思耶,其通贡一应善后事宜、会同宣大抚臣、逐件面确、务参酌众议、裁定画一之规、条成八事、伏乞勑下兵部大集廷议、特赐宸断施行.

一议锡封号官职、以臣服夷酋

一定贡额以均赏赉、夫夷虏之进贡各献马匹.

一议贡期贡道以便防范、夫虏以秋高马肥

一议立互市、以利华夷、照得北虏散处.

一议抚赏之费以求可继.

一议归降以杜启衅、照得朝廷悬招降之例

一审经权以严边备、照得夷狄之于中国.

一戒狡饰以训将略、照得朝廷分阃授节.”

王崇古奏上《确议封贡事宜疏》,力言互市之利,条陈八议,共有:赐封号官爵、定贡额、议贡期贡道、议立互市、议抚赏之费、议归降、审经权、戒矫饰,被称为“封贡八议”。

正篇奏疏洋洋洒洒,共计七八千字,魏广德除了前面没有仔细看,对“封贡八议”却是非常上心,这才是这次大同和议的关键,王崇古到底谈成了什么样子。

现在他已经知道,宫里把这份奏疏抄本送来是什么意思了。

说起来,这东西还是他提出来的,原型参考了《雍正王朝》里密折的模式。

一把锁配两把钥匙,一把在宫里皇帝手中,一把则在臣下手里,以木盒密封锁好,派官驿传递。

盒子不管在谁手里,因为没有钥匙都是无法打开的,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密性。

只不过他也没想到,走的时候隆庆皇帝派陈矩给他送来钥匙,这么快就派上用场。

一遍通读之后,魏广德的眼睛终于还是落到“抚赏之费”上,眉头也是越皱越深。

这段话,王崇古先是计算了各镇为了防备北虏来犯,会在春秋两季加派兵马巡边的耗费,已经伤亡抚恤、功绩赏赐。

如今议成,这笔费用就可以省下做为抚赏之费。

“即可岁省行粮三五千石矣。既无斩获中伤之赏恤。每岁可免赏功数千金之费矣。凡此皆可移而为抚赏各夷之资。”

所谓的“抚赏费”,此时在魏广德脑海里还有了另一个名词——保护费。

好吧,当初他们内阁商议的时候就考虑过,那就是军饷支出可以省下来,再加上边镇的屯田,每年可以为朝廷省下百万两银子,可是真要行这抚赏费

魏广德估计,这会儿内阁里意见怕是有变,之前还支持和议的官员,看到这个细则态度可能就未必如从前。

别说别人,他的态度都有动摇。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