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侯府算计(1/2)

叶氏跟着陈嬷嬷走进六安堂,苏老夫人就坐在上座上,半眯着眼睛,捻动着手里的佛珠。

叶氏请安之后,苏老夫人才慢悠悠的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回来了,坐吧!”

叶氏在一旁的官帽椅上坐下来。

苏老夫人端起茶慢悠悠的喝了一口,“那丫头没跟着你一起回来?”

苏老夫人不屑的语气让叶氏心中有些窝火,但也只能忍着气,温和的说道:“晚晚自在惯了,不愿回侯府拘束。”

“嘭!”

苏老夫人重重的将杯子搁在了旁边的茶几上,目光凌厉的看向叶氏,威严道:“她不回来?!

你这么多年有家不回,各个穷乡僻壤的到处跑是为了什么?”

叶氏低垂着眉眼,没有说话。

“听说她还在乡下找了个泥腿子就嫁了?就这么一个不知礼数还不服管教的丫头,你还想将她认回侯府,你也不怕丢了侯府的脸面!”苏老夫人声音拔尖,厉声斥责道。

叶氏抬眸看向苏老夫人。

她这个婆婆对她一向不满,只因为她不许侯爷纳妾。

现在也不过是因为晚晚借题发挥。

只是她直接骂她都可以,骂晚晚就是不行!

“还请娘放心,娘不愿将晚晚认回侯府,晚晚也无意回到侯府。

至于晚晚的姑爷,就更不需要娘操心了。”叶氏一改平时温柔的模样,脸上多了几分凌厉。

苏老夫人听到叶氏这话,倒是也不生气,只淡淡的说道:“既如此,那便让那丫头没事不要往侯府走动。

咱们侯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打秋风的地方。”

叶氏脸色淡漠,别说晚晚现在有自己的产业,不缺银钱,就算没有,她的那些嫁妆,也足够晚晚锦衣玉食一辈子。

只是晚晚并不稀罕而已。

苏老夫人打量着她的脸色,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你这些年不在家里,咱们侯爷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

我瞧着侯爷整日奔忙的可怜,便做主给他屋里抬了房人,是我娘家的亲侄女。

之前你不在家,月儿的婚事也是她在筹备,现在已经筹备得差不多,就是嫁妆还差了些。

如今你既然回来了,你便把月儿的嫁妆张罗一下,看看该添什么便添上。”

苏老夫人说着,便示意陈嬷嬷将苏祁月的嫁妆单子给了叶氏。

叶氏接过嫁妆单子细细看了一遍。

张嬷嬷站在她的身边看了一个大概,脸色都有些微微变了,老太太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趁夫人不在往侯爷房里抬人,还让那人主持中馈,置办月小姐的婚事都可以忍了。

可这嫁妆单子上,除了一些不值钱的喜被、喜饼准备了,其他值钱的是一样都没准备。

这简直就是打量着他们夫人这几年不在家,可着他们夫人欺负呢!

叶氏淡定的将嫁妆单子收了起来,客气的说道:“好,若是娘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媳妇儿就先告退了。”

苏老夫人似乎没想到叶氏这么好说话,眼里闪过一丝疑惑,顿了一下,才摆了摆手,让叶氏退了下去。

陈嬷嬷送叶氏出去,到了六安堂外,还笑眯眯的对叶氏说道:“夫人,老夫人给侯爷纳妾的事情,您也别怪侯爷。

宋姨娘是老夫人亲妹妹的幺女,早年远嫁云南,前年丧夫回京,来咱们府上小住。

老夫人见表小姐行事妥帖,侯爷衙门、府上的两头奔忙也着实劳累,这才做主把人给侯爷收了房。”

叶氏笑道:“不怪侯爷,这么多年,侯爷身边也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了。”

“夫人能明白就好。”陈嬷嬷温和的感慨道。

等叶氏走了,陈嬷嬷返回六安堂,苏老夫人才紧张的问道:“叶氏没说什么?”

陈嬷嬷笑道:“老太太,您就是多虑了。

叶家是咱们京城的第一世家,夫人还在闺阁的时候便是京中第一才女,岂会如此不明事理?”

苏老夫人点点头,“哼,她明事理?!

她要明事理,我儿不会这么多年连个枕边人都没一个!

五年前,更不会闹那么一场,自己跑出去找那个野丫头。

你看看这满京城的名门贵妇,哪个跟她一样?”

——

叶氏带着张嬷嬷回到她住的听雪苑,听雪苑中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跟她五年前离开之时别无二致。

只不过这时候叶氏没心情欣赏景物,径直去了内堂。

张嬷嬷跟上她的脚步,“夫人,小姐说过的,您这心疾可万不能动气。”

叶氏喝了一口小丫鬟端上来的热茶,“嬷嬷,你放心吧,我没动气。”

张嬷嬷松了一口气,又说道:“这宋姨娘的事情,夫人您也别往心里去。

等侯爷下了衙回来,您好好问问侯爷再说。

只是月小姐的嫁妆……”

张嬷嬷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