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回 兰淑仪喜迎儿媳妇 慕舆根星夜荐霸儿(1/4)

龙城王宫兰太妃寝殿

母子俩自那日一别,一晃已经两三年,物是人非。走的时候,这龙城的主人还是先王慕容皝,如今却是换成了慕容儁。慕容霸经徒河这几年的风霜,一洗儿时的稚嫩,如今俊朗的脸上更是添了一丝岁月的沉淀。母子俩内心虽有千言万语,此刻却唯有沉默相对。

“母亲。”慕容霸还是忍不住的说了出口。

兰太妃,抚摸着她儿子的脸说道:“霸儿都长了这么大了,这徒河之地还好吧?”

“还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几年儿在徒河操练士卒,整饬军备,安抚流民,这徒河已是我燕国前进之堡垒。”

兰太妃喜道:“我儿有如此功绩,为娘自然开心。”但脸上之喜色稍纵即逝,“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霸儿在徒河之举,已惹得朝中某些人不满,或有人言有不臣之心。”

“娘,儿知道,这徒河乃雄关险要,王伯慕容翰在徒河之时……”慕容霸欲言又止。

手足相争为慕容家的顽疾,就是慕容霸没有此心,保不齐有野心之人从旁诱导。当今燕王虽登基日浅,军中根基不深,但心中这个弦一直绷紧。

兰太妃,捏着他的手道:“到底是长大了,考虑周全了,先王命你驻守徒河亦为避祸,可你这次为何没有和母亲事先说明,擅自主张?”

慕容略思一会儿,眼神却是坚毅,“请恕儿臣自做主张,儿问母亲,父王在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兰太妃已是明白了,这慕容家族历代先王的夙愿就是有朝一日能南下大出,占据中原。兰太妃自先王去世之后便久居深宫,不大走动。然因其弟兰建之故,对外界也有了解,已知中原羯赵内乱,燕国之境的流民大增。

如今之天下亦如当年永嘉之乱之时。中原诸雄并起,华夏鼎沸。燕国若能趁此机会奋力南下,当能在中原占得一席之地。

兰太妃看着他久久的看着他,眼睛已是湿润,“人生戎马倥偬数十载,时也,势也。‘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我儿向有霸志,岂能囿于徒河一地。”

这原来是故晋室侍中、中书令、司空张华之诗文,其任安北将军之时,素有知人之鉴。那日先祖慕容廆谒见时,张华异之,其人曰:“君后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

北狄之人素来被中原之士所鄙薄,然慕容燕国素慕中华,得晋室士大夫赏识,由是感慨,喜之与其亲善,因而境内多传唱其诗文。只听慕容霸和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母亲你这是同意了?”

兰太妃点点头,“慕容王族,自然有王族的使命,为娘也劝不得你,可我听说你那媳妇段先如今已有身孕,你不在旁,可苦了她了。”

言及此,慕容霸却是有点难堪,一言不发。

兰太妃一眼看出了问题,责备道:“如此重要之事,你却不对你夫人讲,这有违夫妻相守之道。”

慕容霸挠头,“儿这不是不想让段先担心吗,如今南下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多说无益。”

“你已娶她为妻子,如此重要之事不告诉她,只会徒令她担心,娘也是知道段先的,其志高洁亦是聪慧,想来必是理解你的王族使命。”

慕容霸狡黠一笑,“娘,儿识段先多日,这才听你第一次夸奖她。”

“哦,是吗,哈哈。”兰妃掩面笑道。

“母亲,”慕容霸盯着母亲,轻轻道,“许久未曾见母亲如此开心了。”

随即也附和起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慕容霸忽又一阵伤感,“母亲,先王过世,儿未能亲至,我……”

兰太妃垂目,只静静的说道:“没事,汝父是为你考虑,当时都中情事颇为紧急。”

兰太妃随即问道:“今日你到都中,你兄长,如今的燕王有召见之意吗?”

“儿到都中之时起便径直入宫,恳请内侍传达我意,意欲拜见我王。然内侍回禀,却言道:‘燕王忙于政务,无暇召见’。这次儿前来,因前几日上表出兵之事,燕王弗许,言道:‘我国新丧,不宜动刀兵’。儿因此心中急切,故不得已,才径自入都。”

兰太妃叹气道:“霸儿,这次你兄长,可能不遂你愿了。新王正愁未有借口治你,你来正好收回你徒河之兵权”。

慕容霸倒是洒脱,“我之兵权无所谓,只要能为我燕国南下大出奉上绵薄之力,就是在军中做一士卒又有何妨。”

说话之间,小艾进室内禀道:“宫苑之外增加了很多陌生面孔,守卫似增加一倍,如今宫中之人要出去皆要盘问,奴婢担心……”

兰太妃站起来,大声说道:“小艾,我家霸儿精诚为国,让他们来吧。这慕容家还未夺得天下,就如此忌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