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二章 技术已经超过了老毛子(3/4)

官接手飞机的操作。

要说特例,那就是雄猫战斗机了,原本就是双座的,也没有办法开辟出第三个座位给教官使用,所以,美国人采用的方式就是让教官坐在后面雷达官的位置,通过口述的方式来向前舱的飞行员传授飞行技术,指点在飞行中的技巧,这种方式居然都没有出事故,简直就是个奇迹。

首飞仪式结束,吃完了中午饭,一众人就前往606所了。

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几乎就是建国后最大的工业中心,航空工业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这里有研发飞机的601所,生产战机的112厂,也有研发发动机的606所,生产发动机的410黎明厂。

说起发动机的研发来,就得提到国内的航空发动机之父,吴老。

吴老生活在那个战争年代,曾经去美国留学,回来之后,就投身了航空工业。

五十年代,随着国内引进米格-17,也同步引进了配套的-1发动机,当时的吴老就是发动机的设计师,歼-5仿制成功后,对于航空工业怎么发展,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仿制或者引进就足够了,但是当时作为生产二处处长的吴大观想到的却是中国只有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动机,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老和徐老两人联名上报,建议走自行设计、自己制造发动机的道路,并同时建立空气动力研究和航空发动机研究机构!

在上级批准之后,吴老首先在410厂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并担任设计室主任。在各项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动力发动机。

61年的时候,吴老和当时的空军领导一起组建起来了606所,吴老担任副所长和航空发动机专家,共同挑起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大梁。

前后走过了多个型号的波折,吴老之后去了430厂帮忙仿制斯贝,之后就没有回来。不过他依旧在关心着606所,涡扇十项目,就有吴老的推动。

现在,涡扇十的总设计师是张老,他为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看着他那满头白发,秦涛的心中也很是感慨,正是因为有了像张老这样的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日复一日地工作,才让祖国的军工最终发展到世界顶尖水平啊!

初期的涡扇十也是极不成熟的,以至于很多人喊出了太行不太行的话来,不过,到了以后,涡扇十终于成熟,甚至倒逼着涡扇十五不得不回炉提升性能。

“欢迎,欢迎各位来我们606所视察。”张老热情地迎接着众人,当看到叶梅利扬诺夫的时候,非常热情:“叶梅利扬诺夫先生?您是苏霍伊设计局派来的顾问,一定能给我们的发动机提出更好的意见来的。请进,快请进!”

众人首先来到了会议室里,投影机的屏幕上,打出来了涡扇十的介绍。

“我们的涡扇十发动机,使用三级风扇,九级整流,一级高压,一级低压共十二级,单级高效高功高低压涡轮,是一款大推力高推重比低涵道比先进发动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叶梅利扬诺夫仅仅是看了一眼发动机的结构,就知道和三姨夫不同,用行话来说,涡扇十的结构是3 9 1 1,而三姨夫是4 9 1 1,少了一级风扇,那就是不同类型的了。

“当年,我们研发的涡扇六半途而废,不过我们相信,现在的涡扇十一定能研发成功,它的初始推力就能达到13吨,等到后期的改进款,可以轻松地达到14吨。”

听着这些数据,叶梅利扬诺夫的脸是越来越难看,他已经听出来了这话里面的意思。

如果这款发动机研制成功,那么,他们的三姨夫就再也没有必要卖给东方了,东方人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更先进的发动机!

如果想卖,只能卖更加先进的发动机!

“至于空军最关心的寿命方面,我们这款发动机的首次大修寿命就能达到一千小时,全寿命能达到三千小时。”

叶梅利扬诺夫又惊呆了。

老毛子的特色就是寿命短,反正在战场上,飞不了一百小时就被击毁了,但是在和平时期,寿命短就成了累赘。

三姨夫的首次大修寿命是三百小时,大修过两三次之后就报废,整个寿命期也就是一千小时左右,眼前的这种先进的发动机,寿命是他们的三倍!

这就意味着,发动机的使用成本会大大降低啊!

叶梅利扬诺夫的心在凌乱,一个念头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怎么可能,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桂冠,东方人有这种能力吗?可以研发性能远远超过己方的发动机?

此时,张老在继续讲解,等到看到内部核心机的图片的时候,他好像明白过来了。

这核心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