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珍草堂(2/3)
弊大于利,所以不想轻易涉险罢了。
或许,这只是他的推断,可一旦真的变成了现实,那就是参业公司的灭顶之灾。
许世彦不可能拿公司的前途去赌,还是稳当点儿最好。
贝尔离开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市里、省里的领导都知道了。
不少人都摇头感叹,白白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更有好多人都背地里埋怨,嫌许世彦太胆小,只顾着眼前这点儿蝇头小利,不顾大局。
可是没办法,许世彦有组织那边撑腰,况且许世彦在出口创汇这方面,确实成绩卓然。
就算有人看他不顺眼,也拿他没办法。
就现在人参市场的形势,真要是把许世彦换下去,让别人当参业公司的总经理,只怕明年连现在这些订单都保不住,还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所以那些人也只能将不满压在心底。
别人背地里怎么议论、抱怨,许世彦根本不在乎,他只求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也就够了。
转眼间八月也过去了一半儿,暑假玩嗨了的孩子们,即将开学。
有的孩子玩的太嗨,假期作业还没写多少,到这个时候,就开始疯狂补作业。
没办法,这年月的老师都很负责,假期作业到开学后,那真的是一本一本检查批改。
许家这几个孩子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许海源从山上回来之后,开始疯狂写作业,几天工夫就把老师留的作业全都写完了。
其余时间预习下学期新课,跟着楚老学医术。
许瑾萍更不用说,放假之后自己的作业完成了不说,还盯着弟弟妹妹们把作业都完成了。
八月中下旬,小学、初中陆续开学。
而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们,这个时候,也在期盼着他们的录取结果。
许世彦接到了宝安中学那边打过来的电话,楚俊玉和楚俊玲二人,高考成绩非常好。
一个考上了华南理工,一个考上了中山大学。
许世彦得知消息,立即按照当初约定好的,给那边打过去十万块钱。
其中六万块钱是给俩女孩的奖励,剩下四万,是感谢老师和学校的帮忙。
想让人家帮忙办事,总归是要给好处的。
为了楚家这几个孩子,许世彦捐了个图书馆给学校。
另外还承诺过,只要孩子们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一定不会让老师和学校吃亏。
不管怎么说,冲着楚老的面子,这几个孩子也得管。
钱汇过去没几天,学校那边又打过来电话,说是接到了汇款,并感谢许世彦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对方承诺,一定把钱按照约定,当做奖学金给楚俊玉和楚俊玲。
许世彦也没多说什么,这事儿他真不怕那边出幺蛾子,那头有人盯着呢。
只让对方帮忙,适当照顾一下那几个孩子。
尤其是两个女孩,可千万别拿了钱不去上大学,那可就白瞎大家伙儿的心意了。
过了几天,那边传过来消息,说楚家俩女孩已经拿到了奖学金和通知书,欢欢喜喜准备去上学了。
得知消息,许世彦也就放心了。
他主要是担心张家那姐妹俩思想转变不过来,还是不肯让俩女孩去念书。
许世彦回家后,也跟楚瑄淮提了一下,楚瑄淮得知俩孙女都考上了挺不错的大学,也挺高兴。
“世彦啊,你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可以了。
你不用觉得对不住我,也不用费心思弥补什么。
师父都这个岁数了,啥都能看得开,儿子尚且不孝顺,还能指望孙子辈儿么?”
老爷子嘴硬,也是不想让许世彦为难。
“嗯,师父,我知道。
别的我管不了,顶多就是让几个孩子都能顺利念完书,能考上大学的,就好好把大学念完。”许世彦也没多说。
其实楚家那边的日子没有多难。
就像楚瑄淮说的那样,楚元朗兄弟知道自己干的是啥买卖,也明白闹不好哪天就会翻车,所以留着后手呢。
新安镇那处院子,是以张家姐妹的名义买下来的,楚家儿女的户口,也是落在了新安镇那头,跟母亲在一起。
两兄弟出事后,只有深市那头的公司和门市被查封了,新安镇这边保留了下来。
虽说楚家兄弟留下来的钱不多,实际上只要几个孩子不败家穷吃胀喝,也够他们长大成人了。
眼下许世彦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孩子们都念书,其余的以后再说吧。
当然,许世彦也没那么多时间关注这些,他太忙了。
进了九月份,参业公司这边就开始起参做货了。
今年参场依旧是四万丈做货,林业局那边少了点,只有两万来丈。
参业公司今年订单比较多,再加上日化厂那边已经建成,冬季就要投产,还得囤一批原材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