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2/3)

怕“先帝死的时候,我们见死不救,要是大明重新起来了,我们会不会被清算”,这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给大明送葬了。

毕竟河北三边的明军,在“不救驾”问题上,确实是嫌疑最大的,他们离皇帝那么近,都坐看崇祯之死,或者在皇帝还没死前投敌,不忠于崇祯这点确实没得洗。

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放弃追究武人的历史责任,灵活变通圆滑,是非常重要的。

或许未来南京城里那些衮衮诸公还会继续讲原则,但他朱树人可以提前大包大揽担责任许诺出去:只要他朱树人掌权,未来就绝对不许文官集团翻甲申之变参战部队的历史责任旧账!

倒是针对文官集团的历史责任旧账,朱树人是不怕翻的。反正文人手里没有刀把子,将来时机好就清算,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现在形势危急,也还不急着说这事儿,装不知道装湖涂就好了。

而且,就算朱树人的许诺没有法理效力,他说了不算,但至少眼下他控制着大明最主要的财源。对于是否给北方南撤的、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明军发饷发粮的问题,他能说了算,那就够了。

当兵的只要先有口饭吃,有军饷花,就能暂时被稳住。

他爹沉廷扬还执掌着南京户部尚书的位置,而在北京六部覆灭的情况下,沉廷扬就相当于是新的户部尚书了,发钱权征税权捏在沉家人手上,说话就极有公信力。

而且户部尚书这种实权职位,在未来的南京朝廷中,虽然不可能当到首辅,但也绝对是内阁中重要的阁老!

退一万步,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南撤的河北三边明军,是在听信了沉廷扬、朱树人的“不清算许诺”后,才愿意继续为大明效忠的。

要是哪一天,南方的朝廷,想让另一派掌权,让那些否定沉廷扬、朱树人大政方针的政敌掌权,这些原河北三边明军,就是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他们该用自己手中的刀枪支持谁!

不力挺国姓爷长期掌权、换一个脑子轴爱清算历史责任的文官当首辅,那他们这些屁股上不干净的原河北三边明军就都会受到严惩!

只有国姓爷长期掌权,他们的荣华富贵才能长久得到保障!他们的身家性命,从此都跟国姓爷的掌权绑定在了一起!国姓爷掌权一天他们就有一天好日子过!

要被清算问罪、还是荣华富贵,自己看着办吧!

……

朱树人疯狂正反手一起抽血、同时削弱着李自成和吴三桂,把抽来的血都用于强化未来南方朝廷武装的同时,

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谈判,也终于有了进展。

这两件事情,时间上其实也是并行的,甚至多尔衮做出决策改变的时间,比郑成功的第二波船运撤军,还稍微早了那么两三天。

早在正月二十三,也就是吴三桂答应郑成功全新条件后的次日,他就最后一次派出了跟多尔衮联络的使者,也带去了最新版的条件,一切都是按照朱树人遥控点拨的说辞说的。

多尔衮和他的部队,倒也没有滞留在盛京(沉阳),而是亲自前出到了塔山,摆出一副随时便于介入的样子。

塔山距离山海关只有最后二百里路,而且还有路可以绕过燕山,从北侧走柳城草原迂回到蓟门,以清军骑兵的行动速度,无论去哪儿都是很神速的。

多尔衮在确定自己的方略、确定能得到的条件之前,驻军塔山伺机而动,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他带来的满八期精锐骑兵,也达到了三四万人之多,几乎是拿出了满八旗半数以上的主力,另外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蒙古八旗骑兵,以及数万战力稍弱的汉军旗步兵、炮兵。

总兵力达到了骑兵六七万、步兵两三万。从这个兵力规模,也能看出多尔衮实在是野心勃勃,非常敢赌上主力。

在豪格和济尔哈朗都不支持豪赌的情况下,这些兵力,基本上是多尔衮能动用的极限了。

谁让黄台吉死后这四个月,清国内部暂时还没有某位亲王、旗主能立下足够巨大的功勋、建立起绝对威望呢。

满清剩下的一小半兵力,得等多尔衮这次赌赢了、真了进了北京城,那他的威望自然会瞬间爆棚,到时候济尔哈朗和豪格都会变成话语权暴跌的存在,没人再能质疑他多尔衮的决策!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三桂的使者又一次到了,多尔衮自然也非常重视,

使者被接见之前,就先被多尔衮摆了一道,让他见识见识满清的阵仗,“大展旌旗,以壮军威”,看着九万大军连绵布列,人马雄壮,还没谈条件,气势就给足了。

一番威压流程后,使者才被带到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是个壮硕的黑胖子,三十出头年纪,比崇祯年轻一岁,面见使者时,他金刀大马地踞坐在虎皮大椅上,脸色不傲自傲。

那些质问的话,也不需要他亲自开口,自有刚刚归附他的汉人文官代劳。而这个汉人文官,也是老熟人了,正是老牌汉奸、内院大学士范文程。

范文程在黄台吉朝末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