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3/3)



从襄阳到北京就快得多了,哪怕河南沦陷,要从徐州绕行,六百里加急五日可到,十日可以往返。我就在襄阳驻留十日,等待后军,这不过分吧?天下行军,不可能有更快的了!”

蒋若来也是知兵的,打仗了这么多年,当然可以判断出大军集结只等十天,已经是非常神速了,

李自成那边几十万大军呢,也不可能让朱树人只带着目前在汉中的这点人马去增援,他总要集结部队的,否则人少去了也是白给。

相比之下,只要拿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做个对比,就知道朱树人已经很神速,很诚心救驾了。

……

一切按计划实施后,朱树人花了十几天在汉中本地准备辎重、部署后勤、甄别鼠疫将士——其他工作都还挺快的,甄别鼠疫的时间也可长可短,真急了完全可以萝卜快了不洗泥,但实际执行中,最后发现最慢的一项筹备工作,是船只根本不够用。

汉中驻军在此之前从来没想过要从郧阳顺汉水行军去襄阳,当地的船只数量很少,没有准备,当然无法一次性运走三万大军了。

汉水在秦岭山区中的这一段,是出了名的水流湍急,险滩处处,从汉中去襄阳很好走,但从襄阳回汉中很难走。

要不当初三国时,诸葛亮死后、蒋琬对刘禅提出“可从汉中顺流取上庸三郡”,也不会被姜维以“汉水易进难退,纵偷袭得手,所得不过魏之余赘,我军却难于久援”为理由,劝阻刘禅别接受了。

船到了下游襄阳后,要重新拉纤回到上游汉中再运第二趟,实在是太难了。

地理环境如此恶劣,走得慢也就不能怪朱树人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朱树人甚至在发现汉水船只不够用的情况下,又做了别的尝试,比如从北面让大散关的先头部队试图出秦岭、宝鸡,进攻闯贼控制的关中,看看能不能从关中冲出去,然后走黄河。

这条路肯定是很危险的,一路要打穿闯军的占领区。而朱树人一番尝试后,很快就得到了几个重要情报:李自成在关中坚壁清野了!不但各县没粮食,连人口都撤走集中到有限几个据点!

如今的陕西,根本就是赤地千里,无法就地筹粮!川军北伐出关,必须全程自带粮草!

这个后勤压力无疑是扛不住的,改走这条路的下场只会是全军饿死。

所以,在汉中筹船这几天,朱树人也不是干等,

他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证明了其他一切路都走不通,尝试的过程中还又稍稍立了点战功、击破了袁宗第一些外围人马。

他甚至还再次给崇祯上书,想请求崇祯给个机会赦免袁宗第以诏安。至于这个上书能不能送到就不知道了。

如此拖延之下,朱树人的军队终于在十一月十六这天,才总算诏安了郧阳诸散贼,并分批启程前往襄阳。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