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4章 圣旨催出征(2/5)

这次运过来的火枪火炮和弹药非常少。

他们只能武装五万人。

特别是棉大衣,只运来了三万件,我都按照孙大人的要求,已经分配下去。

除了第一次遇到的棉大衣,之后的物资里面没有棉大衣。

现在外面的天气极冷,没有棉大衣,会有非常多的士兵冻死。”

孙承宗听着洪承畴的汇报,二十万大军能吃三年的粮食,变成了半年。

这种漂没程度,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新式火枪火炮,真的太少了。

什么样的物资,都能被漂没。

他见过黄衣贼的火枪,组成密集的军阵,没有火枪大炮,想抗衡黄衣贼太难了。

孙承宗把目光看向关宁军的祖大寿、何可纲、吴襄、宋伟等人。

他再向朝廷申请,物资也就这么多。

朝廷明面上,已经发下来超出作战需求的物资。

现在只能依靠关宁军的实力,特别是关宁铁骑的实力,打开突破口。

“祖总兵、何总兵、吴总兵。咱们想要突破黄衣贼的防线。

还是要看你们骑兵的表现。”

祖大寿看着孙承宗,这位是他的老上官。

他上官袁崇焕被处死,他是袁崇焕的心腹,又有从后金逃回来的经历。

祖大寿每天都害怕,自己可能被锦衣卫抓走。

他去哪里,都会带着大量的亲兵,没事基本不离开军队。

这次朝廷剿灭黄衣贼,老上官孙承宗亲自给他写信,带他来这里立功。

自己有了功勋,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只要立下功勋,孙承宗大人答应亲自做保,会保他安稳无忧。

他才不会某一天,突然就被锦衣卫带走。

祖大寿单膝跪下,抬起头说道:“孙大人,黄衣贼就交给我们关宁军。

我们关宁军,特别是关宁铁骑在平原地区,随时能击破黄衣贼的防线。

黄衣贼士兵根本不穿甲胄,他们的火枪射程也有限。

我们骑兵游走在黄衣贼军阵四周,通过游射的方式,查找黄衣贼军阵的薄弱点。

只要黄衣贼阵型出现破绽,我就带领着关宁铁骑冲进黄衣人军阵。

黄衣贼都是没有甲胄的士兵,骑兵冲进去,那就和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没什么区别。

骑兵杀乱黄衣贼的阵型,步兵随后跟着掩杀。

对付黄衣贼这种没有骑兵的军队。

我们即使战果小一些,也绝对不会大规模溃败。

只是用什么办法把黄衣贼引出来。

我们这里和汉中,可是隔着秦岭天堑。

翻越秦岭,汉中那里也没有大的平原,不利于骑兵机动。”

孙承宗听到祖大寿自信的话语,他很满意。

“祖总兵放心,我们不用进攻汉中,只进攻宝鸡就行。

宝鸡只是渭水防线布满大炮,非常难攻克。

但渭水很长,我们大军人数又多,完全可以用一部分兵力,吸引渭水黄衣贼的注意。

骑兵和主力部队,从渭水上游过河,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直接拿下宝鸡。

黄衣贼十分护短,我军拿下宝鸡之后。

黄衣贼肯定会出来,准备从我军手中抢夺汉中。

他们真敢这么做,那就是中计了。”

在场的众将,听到孙承宗这个计策。

他们都觉得,孙承宗这个计策,有胜利的希望。

孙承宗看着众将,目光威严的询问道:“你们有什么疑虑,现在可以说出来。

一旦正式开战,敢有踌躇不前者,扰乱军心者,我孙承宗定斩不饶。”

孙承宗说完话,他举起手中的尚方宝剑。

他知道明军很多军队都彻底糜烂,大部分军队只能打顺风仗。

伤亡稍大一些,这些军队转身就会逃跑。

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他一定会用严苛的军法,制止这种行为出现。

登莱总兵孔有德,带着登莱前巡抚孙元化打造的炮兵,奉旨进入陕西,参与围剿黄衣贼。

他听到孙承宗的问话,立刻跪下来询问道:“孙大人,小人登莱总兵孔有德。

请问孙大人,我们何时出征。

我的部下大部分都没有棉大衣穿,无法忍受陕西这里的严寒,现在只能躲在帐中取暖。

大人想要让我们出征,最起码也要保证我们不会被冻饿而死。

我们想杀敌立功,不想没看到黄衣贼,就被冻死在这里。”

孔有德刚说完,其他将领也跟着附和。

只有关宁军优先分配了棉大衣,山东等地的客军和陕西本地的军队。

他们都没有分配棉大衣,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很多将领怨声载道。

孙承宗也看到很多将领不满,他知道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